快讯 泰国反悔了 11月11日,泰国总理阿努廷表示,泰国将不再遵守泰柬和平联合声明中的四点内容,将自行决定行动方针,并全力支持军队需求和行动。柬埔寨暂无回应。(央视新闻)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11 月 11 日,泰国突然一句“我们不再遵守和平联合声明”,把东南亚边境的气氛一下子点炸了。 更狠的是,泰国总理阿努廷还补了一句:以后怎么做我自己决定,军队要啥给啥,就像把桌子一掀,半个月前两国好不容易签下的和平承诺,说撕就撕,连犹豫都没有。 这一刻,局势的方向彻底变了,可大家别忘了,这份和平联合声明才签了十几天。 10 月 26 日,泰国和柬埔寨在东盟峰会期间刚拍胸脯:撤掉重型武器、一起排雷、打击跨境诈骗、共管边境,四项内容把两国几十年的刺都按住了。 当时外界还以为边境终于能稳一阵,谁想到刚过半个月,它就被泰国亲手扔进废纸篓。 让泰国“变脸”的直接导火索,是 11 月 10 日那声炸响,四色菊府边境突然传出地雷爆炸,两名泰军当场倒地,其中一个还被炸断了腿。 泰国军方认定这是“新埋的雷”,不是旧时代留下的老货。 还没等柬埔寨辩解,泰国这边怒火已经压不住了,紧接着 12 日两边又互指开枪伤人,于是所有激烈动作都有了“理由”。 但说句实话,这些事充其量是引爆点,真正把泰国逼到翻桌子的,是国内政治那摊烂账。 泰国经济这两年一直不争气,通胀高、就业差,民众怨气大得像堆在门口的垃圾;阿努廷的联合政府结构又非常脆,他这个总理坐得也不稳,军方在边境问题上本来就说话最大,一旦士兵受伤,军方态度立刻强硬。 阿努廷如果不顺着军方,先被骂的就是他;顺着军方,反而能把原本对准政府的火气往外推。 对柬埔寨强硬,不仅能转移内部矛盾,还能巩固军方支持,这么算起来,撕协定反倒成了最“划算”的选项。 再说泰柬关系本来就不是能靠一份协议说明白的。 两国为柏威夏寺吵了上百年,国际法院都判了两次还没彻底判清楚;排雷谈了十几年,谈一次吵一次;今年从 5 月到 7 月,双方隔三差五就打上一轮,连战机和火箭弹都上过场。 本质上讲,两国之间埋着的不止是地雷,还有几十年累积下来的不信任,那份声明更像是一层薄胶带,能暂时贴住,但风一吹、火一烧,自然会翘边。 所以泰国撕约,逼得最难堪的其实是东盟。 东盟刚对外宣扬“调解成功”,结果转眼钟摆又回到冲突那头,东盟观察团手里没硬工具,只能靠嘴劝;成员国意见不统一,有些怕冲突影响自己,有些只在乎贸易路线,有些懒得掺和。 泰国一撕约,东盟就像踩空台阶,连缓冲动作都来不及做。 至于柬埔寨,它的沉默也绝不是认怂。 地雷爆炸那天柬方马上否认埋新雷,强调地雷都是七八十年代内战遗留的旧雷区,可到了 11 日泰国撕约那天,柬埔寨却按下了键盘,既不吼也不闹,就是不表态。 因为他们要算这笔大账:是反击?是递交国际法院?还是静观泰国内部变化?太急容易被抓到把柄,太慢可能失去主动,这种沉默,其实是“动之前的静”。 边境老百姓这时才是真正受苦的一群。 泰国果农的水果运不进柬埔寨,压在地里烂;波贝市换上越南电后三天两停电,汽油贵得离谱,居民只好往泰国成群结队跑去加油;泰国边境商业区因为封锁,一个月损失百亿泰铢;最危险的是排雷工程再度停滞,几十万枚旧雷继续留在土里,老百姓出门都要提心吊胆。 接下来局势怎么走,现在已经有三条可能路径摆在桌子上,一是摩擦继续升级,特别是泰国增兵后,边境可能再次出现像 7 月那样的“空中绕飞+地面火力”的那种紧张状态。 二是柬埔寨通过国际法渠道把争议地区问题扩大化,到时可不是双边问题,而是国际问题;三是东盟硬着头皮再上场,强行谈判出一个“替代版协议”,能拖一天是一天。 但无论哪条路,想让两国马上回到 10 月那种“温和期”,几乎不可能。 历史的坑太深,现实的压力太急,谁也没办法保证边境不再响枪,和平从来不是签名就有,而是靠实力、政治、信任一点点堆出来的。 说到底,这事不是一颗地雷引发的,是政治、历史、利益一起推出来的。 阿努廷打着“主权”的旗号撕约,实际上是在用边境紧张换政治筹码;柬埔寨不吭声,不代表退缩,而是等待下一个更有利的落子;东盟虽然想劝,但手里没有能压住事态的工具,看似恢复平静,其实只是风暴的前奏。 这场突然的转向,远不是结束,而是更复杂局势的开端。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