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果不其然。菲律宾又拉上了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黄岩岛以东的海域搞起了联合演练

果不其然。菲律宾又拉上了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黄岩岛以东的海域搞起了联合演练。 就在上周二,当菲律宾补给舰企图强闯仁爱礁时,我方海警5205舰的专业跟监视频,清晰展现了对方的慌乱与我们的从容。 这四国凑在一起,心思根本就不在一条线上。说白了,就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秀。 美国想用最小的政治和军事成本,来撬动地区格局,试探和消耗我们的战略精力。 而菲律宾,不幸被选中当了那个代价。 看透这一切,需要换个角度,看清谁是导演,谁是演员。 南海这片大舞台上,美国是总导演。它自己不好天天派航母过来晃悠,怕把事情搞大,于是就鼓动小弟们上,用“联合演练”这种名头来试探我们的底线。 菲律宾是这场戏里最卖力演主角的,可它派出的,那艘从美国海岸警卫队手里淘来的、舰龄超过30年的“拉蒙·阿尔卡拉斯”号巡逻舰,与其说是战舰,不如说是个“海上活化石”,自家实力不够,就想着拉外援来撑腰,给自己在南海问题上增加一点虚幻的分量。 导演自己则躲在幕后,专心贯彻着它的印太战略大戏。至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派出的都是护卫舰,他们的参与更像是一种表态,为的是巩固同盟关系,好在美国的布局里分一杯羹。 这背后折射的,正是大国博弈中“代理人策略”的现代变种。 8年前的那场所谓“南海仲裁案”闹剧,菲方也曾高调联合美日澳,但结果呢?最终,还是沦为一纸无人理会的废文。 然而,光有想法没用,还得看实力。 这次演练选在黄岩岛,这个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地方,目的就是想凭空制造“主权争议”的假象。 可问题是,这几艘舰艇凑在一起,排水量加起来还抵不过我们一艘055型万吨大驱。 面对中国海军的航母编队、万吨大驱和核潜艇,这哪是较量,分明是蚂蚁在巨人脚下表演。 这种实力悬殊的挑衅,对于我们早已形成的常态化有效管控,压根构不成任何实质性威胁,更像是一场自取其辱的滑稽表演。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张军指出:“这种演练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其本质是实力不足情况下的‘作秀’行为。” 对于这种动作,中国这边早就见怪不怪了,去年类似的演练也搞过,最后只剩下一点舆论噪音。 我们的应对很简单。海警船和军舰会照常巡逻,依法依规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坚决回击。 这背后,是美国在全球战略调整下的必然选择。 如今的美国早已不是那个可以随心所欲投射绝对力量的超级大国,它面临着俄乌冲突、中东乱局的多线作战压力,直接下场代价太大。于是,找代理人、搞“小多边”就成了首选。 这种徒劳的联合演练,其真正的价值,或许恰恰在于以反面教材的形式,不断提醒我们和平的珍贵与自身强大所带来的从容。 每一次试探,都让我们更加确信,唯有绝对实力,才是止戈为武的唯一真理。 这场闹剧破坏了“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气氛,完全违背了地区国家希望和平合作的共同愿望,将外部势力拉进来,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复杂。 这份坚持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把握自身命运的关键永远在于自身。 这让人想到,无论个人还是国家,将前途寄托于远洋大国的不切实际幻想,最终都可能沦为棋子。 真正的安全感与话语权,永远源于脚踏实地的自身强大与洞若观火的清醒认知。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战略分析家梁文杰的观点,此类由域外国家主导的搅局模式,其边际效应正快速递减,终究难以改变地区走向和平与合作的大势。 菲律宾这种做法,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利益,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合作才能惠及民生,一味地搞对抗,只会让自己撞得头破血流。 路该怎么走,是时候想清楚了。 这盘棋局最终会走向何方?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看待这背后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