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56年,钱学森参加国宴,可在宴会上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座位。就在钱学森尴尬时,毛主席走过来说:“你的名字,是被我划掉的!” 毛主席划掉的是钱学森原本安排在37号桌的席位,之后直接把他请到了专门为最尊贵客人准备的1号桌。 这种打破常规安排的背后,体现了国家对人才价值的全新定位——顶尖的科学智慧被放在了传统礼宾秩序之上。 在做出这个决定前不久,钱学森刚刚给国家领导层做过一场导弹技术报告,他能把非常复杂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清楚,让听报告的人都能准确理解导弹原理。 美国人曾评价钱学森的价值抵得上五个师,毛主席得知后表示,在他看来,钱学森比五个师还要重要,这份评价也解释了为什么所有常规安排都要为钱学森让路。 当钱学森在毛主席左手边的位置坐下时,他得到的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重的国家使命,毛主席在宴会上公开表示,国家要发展导弹事业离不开钱学森,还称他是“民族的希望”。 随后,毛主席提议全场人员为钱学森的归来干杯,这一行为相当于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建设国家战略防御体系的重任交给了钱学森。 当时,中国的航天领域几乎没有任何基础,这份信任的分量不言而喻。 而钱学森能得到这样的礼遇并不容易,他和国家都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钱学森当时已是美国航空航天领域的顶尖专家,有说法称美国一份空军发展规划,大部分内容都由他主导制定。 也正因为他的重要性,1950年他准备回国时,被美国方面强行关押,在监禁期间,他遭受了长时间不让睡觉等非人道对待 即便后来交了高额保释金获释,之后多年也一直处于美方的严密监视之下,但无论遭遇怎样的迫害,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 他最终能够回国依靠的是国家层面的外交努力,周恩来总理亲自参与相关交涉,1955年双方达成协议,中国释放了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以此换取钱学森回国。 国宴结束后,钱学森立刻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他牵头组建了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相关团队,并带领团队实现了“两弹一星”的重大突破,用实际成果回应了国家的信任和期许。 钱学森后来被人们称为“中国航天之父”,到了晚年,他回忆起那场国宴时依然十分感慨,把毛主席对他的知遇之恩当作一生前进的动力,一个被划掉又重新安排的名字,就这样为中国的强国之路拉开了序幕。 信源:环球网 “航天四老”谢幕,被问起载人登月,他说“这些事情我不管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