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薪宇,男,2001年10月生,共青团员,千阳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志愿者。在家庭关爱的熏陶下,他养成了善良的底色。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号召,成为千阳县西部计划志愿者。
公益火种,悄然点燃
黄薪宇对急救知识充满浓厚兴趣,并一直坚持学习。上大学前搭乘地铁时,一名乘客突然中风倒地,周围人惊慌失措,却无人敢上前相助,仅有一位外地人果断施救。黄薪宇在一旁干着急,却因缺乏急救技能而帮不上忙。那一刻,他暗暗立志要掌握更多急救知识,以便在危急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传递温暖。
2020年,黄薪宇高中毕业。趁着暑假闲暇,他在重庆老家勇敢地迈出了公益第一步,献血300ml。在他看来,高中三年一心苦读,与社会接触有限,而那些从身边、书本以及网络上了解到的感人公益事迹,都让他深受触动。他深知,只要有能力,就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不仅是帮助他人,更是对自己的激励。此后,他坚持献血,每次都选择400ml的最大量。至今,他已累计献血9次,其中包括3次血小板捐献,献血足迹遍布重庆老家、南京的血液中心以及宝鸡的血液中心。
逐光前行,投身公益
2020年9月,黄薪宇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大学校园。良好的家庭氛围在他心中播下了奉献社会的种子,入学后这颗种子迅速生根发芽。他毫不犹豫地加入校红十字社团,开启了公益之旅,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

刚入学不久,一位大三学长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触动了他,他也想成为生命的守护者。他跑到校外血液车咨询,却因不符合当地要求未能加入。回到重庆后,他趁献血的机会加入了造血干细胞骨髓库,为拯救生命储备希望。
大学期间,黄薪宇时刻关注着社会公益活动。大一时期,他在网络上看到家乡渝中区沿江地区因大水淹没,淤泥堵塞,清淤行动正在陆续开展。他立刻在网上搜索志愿活动信息,并约上初中同学一同参与。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和价值,也为城市生活秩序的恢复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21年,他还跟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参与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走街串巷收集信息,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生命接力,大爱无疆
时光悄然流转,2024年10月中旬,一通电话打破了黄薪宇生活的平静——他与一位患者造血干细胞初次匹配成功,对方询问他是否愿意参与后续选拔检验。挂掉电话,他内心波澜起伏:既然被选中,便遵循初心,看能否走到捐献那一步。

他迫不及待地将消息告知母亲,然而,电话那头却是长久的沉默。母亲出于对儿子健康的担忧,对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持不赞同意见,并让他再做考虑,认为抽取造血干细胞需要打麻药并在脊椎打针,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不过,身为医生的大伯及时出面,向母亲详细解释了如今造血干细胞是通过血液过滤提取,对人体并无伤害。在大伯的耐心说明下,母亲终于放下心来,同意了他的决定。
骨髓库通知高分辨采样配型成功且捐献体检合格后,黄薪宇在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西安。接下来的4到5天,他每天注射“动员剂”,药物反应使造血系统兴奋,副作用是腰酸背痛,但他咬牙坚持。捐献过程长达5小时,但他全程清醒,完成了这场生命接力。事后被问及心路历程,他坚定地说:“既然下定决心,便会坚定不移。”
大家都赞叹他的坚毅和勇敢,但他深知,这次捐献的成功并非他一人之功,而是背后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了解到此次救助的对象是一位来自浙江杭州的成年男性,这份跨越千里的生命馈赠,让他如天使一般,永远闪耀着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