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00%全覆盖!徐汇30座公厕适老适幼改造全面收官

“以前带娃出门找厕所,总担心孩子用着不方便,现在这公厕里有小马桶、低位洗手池,太贴心了!”近日,在徐汇区高邮路公厕,市民王女士对眼前的变化连连点赞。

临近11月19日世界厕所日,徐汇区2025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中的30座公厕适老适幼改造已全面收官,实现具备改造条件公厕100%全覆盖。带着对“小厕所”背后“大民生”的关注,记者走访了茶陵绿地、康健路196号、高邮路68号等多座焕新公厕,感受“公园城市建设”与“精细化管理”理念如何落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

实地探访:细节里的适老适幼关怀

“以前轮椅推不进来,现在这坡道走得稳,扶手也结实。”在茶陵绿地公厕,年过七旬的张大爷沿着无障碍坡道缓缓走入,门口拓宽的通道、墙面加装的木纹防滑扶手,让他的如厕之路少了阻碍。改造后的公厕,室内地坪高度降低,圆角防撞设计搭配墙面防撞条,有效避免磕碰风险;厕位旁的紧急呼叫按钮格外醒目,“按下就能联动管理室,万一有事能及时响应,心里踏实多了。”公厕管理员介绍道。

另一边,儿童区域成了带娃家长的“心头好”。高邮路68号公厕里,儿童专用马桶、落地小便器、低位洗手池整齐排列;厕间内的儿童安全座椅、墙壁上的托婴板,让家长能安心如厕,不用再担心孩子无人照看。“这些细节看着小,却解决了我们带娃出门的刚需。”正在附近遛娃的李女士说。

第三卫生间

(聂耳广场公厕)

高低洗手台

(康健路公厕)

适老适幼设施

(高邮路公厕)

适老适幼设施

(茶陵绿地公厕)

智能升级:“方便”之事更便捷

除了硬件改造,智能化升级让公厕服务更显品质。走进改造后的公厕,感应水龙头、感应冲水装置已全面普及,减少接触的同时提升了公共卫生安全;优化后的采光与通风系统,让室内空气清新、环境通透,告别了以往公厕的异味与昏暗。

拓宽通行通道

自然采光通风

“不用再瞎找了,打开小程序就能精准定位。”市民刘先生边演示边介绍说,徐汇区上线的“汇寻厕”微信小程序,可实时查询附近公厕位置、开放时间、步行距离,还支持“离最近”“不排队”“适老适幼”等筛选条件。夜间行走在街头,24小时开放的公厕标识清晰醒目,助力市民快速找到“方便”之处,有效破解了“寻厕难”问题。

寻厕导向牌

(淮海中路余庆路路口)

夜间24小时开放厕间指引

(肇嘉浜路太原路公厕)

融入街景:公厕变身“城市家具”

茶陵绿地公厕

聂耳广场公厕

康健路公厕

高邮路公厕

如今的徐汇公厕,早已不是单纯的功能空间,更成了点缀街景的“城市家具”。茶陵绿地公厕的外观设计与周边绿地景观相得益彰,木质元素与绿植搭配,让建筑自然融入环境。公厕内部统一设置的便民服务与文明宣传栏,以清晰美观的版面提醒市民爱护公物、文明如厕,让公共空间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传递着文明新风。

便民服务与文明宣传栏

安全提示贴

“公厕改造看似是‘关键小事’,却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试金石。”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徐汇始终以“绣花功夫”回应市民需求。据悉,区绿化市容局将继续以公厕为突破口,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让这座城市的温度,藏在民生细节里,让宜居徐汇在细微之处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