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基辅邮报》消息,特朗普政府主张从联合国决议中删除那些确认乌克兰领土完整并谴责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及其他地区的措辞。 这一提议不是孤立的动作,而是特朗普团队最近对乌政策转向的集中体现。 特朗普政府的这个思路早在对乌援助政策调整时就露出了苗头。11月10日当天,特朗普在白宫跟媒体说清楚了,美国不会再直接给乌克兰钱支持,转而让北约承担乌克兰买武器的费用。 在这之前,他已经多次给北约成员国施压,要求这些国家把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5%,还要求它们通过买美国武器的方式援助乌克兰。 停止直接援助和修改决议措辞形成了一套政策组合,前者切断资金支持给基辅施压,后者在国际法理层面弱化领土争议,两者共同指向“用领土换停火”的核心逻辑。 联合国涉乌决议里关于领土问题的表述,过去一直有明确立场。2014年3月的时候,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过一项决议,认定克里米亚那场公投的结果不算数,强调这场公投不能成为改变地区地位的依据,同时重申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诺。 到了2025年2月,联大第十一届紧急特别会议通过的决议还延续着这个态度,两份涉乌决议草案都明确捍卫乌克兰国际公认边界内的领土完整,其中乌克兰提出的那份决议还特别指出,不能承认任何用武力获取的领土具备合法性。 特朗普政府想删掉这些内容,等于是要推翻联合国这么多年形成的共识框架。 这次调整和特朗普4月提出的俄乌“和平计划”有着深层呼应。这个计划的核心是让美国在法律层面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在实际操作中认可俄罗斯对乌东多个州部分领土的控制;作为交换,俄罗斯要停止军事行动,还要接受欧洲维和部队部署。 《纽约邮报》披露的计划细节显示,美方甚至要求乌克兰承诺不用武力夺回被占领土。修改联合国决议的措辞,本质上是为这个“用领土换和平”的方案扫清法理障碍,给让领土让步从“私下提议”变成“国际共识”做铺垫。 乌克兰方面第一时间就表达了反对态度。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直接说,任何涉及克里米亚和主权领土的和平计划都会让冲突拖得更久,乌克兰不会在停火前接受这种条件的施压。 针对决议措辞要改的传闻,泽连斯基团队强调,领土完整是乌方谈判的底线,联合国决议里的相关表述是国际社会支持乌克兰主权的重要象征,删掉这些内容就等于否定乌克兰的国家核心利益。 俄罗斯方面则表现出积极态度。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早在4月就公开说过,克里姆林宫已经准备好就乌克兰问题和美国达成协议。 面对决议要修改的传闻,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虽然说不了解具体内容,但强调俄方支持全面停火,而且停火条件必须包含解决武器输送和乌克兰中立化这些问题。 俄方明显把美方调整措辞的举动当成认可自己领土诉求的信号,这和俄罗斯长期主张的“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是既定事实”能对应上。 美国国内的政策逻辑也支撑着这次转向。特朗普在公开场合提过好几次,美国已经为乌克兰冲突花了3500亿美元,再继续投入只会损害美国利益。 他的团队一直抱着“交易式外交”的想法,觉得通过牺牲乌克兰部分领土换停火,既能减少美国的财政支出,又能把资源转到其他地缘重点方向。 在这种逻辑下,联合国决议的措辞成了可以用来交易的“外交筹码”,而不是需要坚守的原则立场。 联合国内部的博弈同样激烈。2025年2月联大投票时,美国还对欧盟提的“重申乌克兰领土完整”修正案投了反对票,可当时这个修正案还是以79票赞成的结果通过了。 这次美方推动删掉相关内容,面临的阻力不光来自乌克兰和欧盟多国,还有很多坚持主权原则的发展中国家。有联合国官员透露,美方正通过双边施压的方式争取支持,但目前明确表态赞同的国家数量还很少。 自从2014年克里米亚问题出现后,联合国大会已经多次通过决议维护领土完整原则,就算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这个立场也没发生根本动摇。 特朗普政府的提议要是真能实现,可能会开创“用武力改变领土能合法”的危险先例,给全球主权国家体系造成没法逆转的损害。 随着美方停止援助和提议改决议措辞的双重压力,乌克兰战场的态势出现了新变化。11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说已经完全占领了库皮扬斯克市东部,这座被称作乌克兰“第三首都”的城市丢了,让乌军的防御形势变得更紧张。 乌克兰没办法,只能加快和英国等国合作采取激进行动,比如策划劫持俄罗斯的米格-31战机来获取“匕首”导弹技术,这种冒险做法进一步加大了局势失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