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方面公布的消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确定将于11月21日访问南非,出席今年的20国集团(G20)峰会。 那么在近期一系列关于台湾问题的争议之后,中、日是否会在南非再次见面,缓和两国之间紧张的关系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得把近期两国围绕台湾问题的矛盾捋清楚,这些矛盾直接决定了双方当前的相处氛围。 就在11月10日,高市早苗在国会接受质询时公然抛出极具挑衅性的言论,她声称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出动军舰并使用武力,这种情况可能会构成日本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日本自卫队届时将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番话可不是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直接把日本绑上了干涉中国内政的战车,彻底触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核心利益。 中方对这番言论的反应迅速且强烈。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当天深夜就召开记者会作出回应,使馆发言人明确指出高市早苗的言论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这种公然鼓吹武力介入台海的行为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发言人还特别提到,今年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日本曾以所谓“存亡危机”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如今重提类似说法,不得不让人怀疑日本是否要重蹈历史覆辙。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形成了一套连贯的负面操作。 早在今年3月,日本一名国会议员就故意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向日本政府提交质询,声称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关于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表述,对日本地方政府和议员没有法律约束力。 日本政府随后出具的答辩书竟然认可了这种荒谬观点,明确声称《中日联合声明》“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不会限制日地方议员赴台活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时就严正驳斥了这一说法,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建交国同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都违反国际法和外交准则。 这些连续的挑衅行为,让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受到严重侵蚀,也让双方陷入了立场对峙的僵局。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和双方表态来看,中日两国在台湾问题上都始终坚持各自的立场主张,没有任何一方表现出妥协的意愿。 中方的态度非常明确,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 这种立场是基于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坚定主张,不会因为任何外部压力而动摇。 高市早苗领导的日本新政府则展现出明显的强硬姿态。作为日本史上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素有“女版安倍”之称,其政治立场偏向极右翼,在出任首相前就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对安倍晋三的一系列政策持支持态度。 她上任后首先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接待访日的美国总统,双方还签署文件推动日美同盟迈向所谓“新黄金时代”,这种外交布局清晰地表明了她要强化日美同盟的执政思路。 在这种背景下,高市早苗政府为了迎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在台湾问题上不断制造话题、释放错误信号,以此彰显其对华强硬立场,这种做法显然不可能得到中方的认可。 基于这样的态势,中日两国在南非G20峰会期间举行正式双边会谈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正式双边会谈需要双方具备一定的共识基础和良好氛围,至少要有共同希望通过谈判解决的具体议题。 而当前中日两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日方不仅没有展现出纠正错误立场的意愿,反而持续加码挑衅行为,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具备举行正式会谈的前提条件。 无论是中方还是日方,都清楚地知道在这种氛围下坐下来谈判,不仅无法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还可能让矛盾进一步激化,得不偿失。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日两国领导人在峰会期间完全没有碰面的可能,国际多边峰会的场合往往会为双边外交互动提供一些非正式的机会,场边的简短会晤就是其中一种常见形式。 这种会晤通常没有固定的议程安排,可能是在会场外的走廊、休息区或者集体合影后的短暂停留中进行,时长一般不会太长,交流内容也相对集中。 对于当前的中日关系来说,这种非正式的场边互动反而比正式会谈更具现实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