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无锡人过冬必备 这块年糕是“踩”出来的

转自:无锡新传媒

无锡的冬天即将来临,桂花在北风的吹拂中悄悄落下。桂花落去了哪儿?落进了无锡非遗脚踏糕里。

倪瓒严选:初代糯叽叽天花板

热爱“糯叽叽”的无锡人,永远有一个吃年糕的“正当理由”。春天要吃麦青糕,冬至要吃冬至团,而在秋冬交替、桂花浓香的时刻,再也没有比桂花脚踏糕更应景的选择了。

说起来,脚踏糕当年居然是用来“砌墙”的。相传在元末年间,江南地区闹饥荒,大画家倪瓒提议家家户户将米磨成粉、蒸成砖头大小的米糕,作为“战备粮”塞进房屋内壁,许多人因此得以安然度过兵荒马乱的年代……故事难以考据,但脚踏糕却实实在在流传了下来。

在无锡玉祁,宏凤年糕坊是本地人买年糕的首选。创始于1989年的宏凤年糕坊,从清朝起就为四邻八乡制作脚踏糕,如今由沈静亚、沈静娟姐妹俩接手,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

延续祖辈的制作秘方,宏凤脚踏糕由粳米和糯米制作而成,先淘米浸泡,混合均匀后充分晾干,再进行碾粉蒸糕,最后经由“脚踏”挤出糕内的空气,才能做出韧劲十足又甜糯的脚踏糕。

“脚踏”环节最考验师傅们的细心。刚蒸好的年糕裹好膜、包好布,放进木框中,铺好垫子,师傅“缓步”开踩,得用脚后跟扎扎实实地踩上五分钟,前后挪步,使着巧劲,踩好的糕才平平整整,够韧够糯够“扎劲”。

全新表达:百年老字号+时令食材

无论何时,玉祁商城外的宏凤年糕坊里,总有来买糕的本地居民,或是买两条糕回家捂粥,或是买几个团子复热,糕团是生活里极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传统的红白糖、麦青等口味之外,货架上还有更丰富多彩的选择:红豆、桂花、南瓜、八宝……在“菜单栏”上,我们还看到了糖纳豆、玫瑰、紫薯、香芋等丰富的“时令”口味——无锡人最熟悉的食物,出现了全新的表达。

“山楂已入库,山楂糕即将上架,酸酸甜甜,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啦!”沈静亚早早在朋友圈里进行了预告,秋冬之际,新上市的山楂最是应景。

与口味创新相对应的,还有从作坊到工厂的成长野心。

今年,宏凤的新工厂搬到了礼社村,更大的工厂面积和更先进的生产器具让传统糕团的生产流程更高效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工厂内所有的机器都由姐妹俩根据实际需求重新设计,从淘米的搅拌机到脚踏糕“整形”的模具,都经历过数十次的更新。机器升级,但匠心不变,脚踏糕制作所需的人工撒粉、蒸糕、脚踏等传统技艺依旧保留了下来,这一块糕,依旧有满满的人情味。

立冬已过,寒气渐浓,快趁热咬一口软韧的脚踏糕吧。(朱雪翎/文吴昊/摄)

全新表达:百年老字号+时令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