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温州汽修店老板遭遇“天降罚单”:三个空机油桶被罚5万,环保局称已是最低标准 近

温州汽修店老板遭遇“天降罚单”:三个空机油桶被罚5万,环保局称已是最低标准 近日,浙江温州一家汽修店老板王先生遭遇了一件让他欲哭无泪的事。仅仅因为将三个使用过的空机油桶临时堆放在店门口,他就收到了环保部门开出的5万元罚单。 “我当时只是临时把空桶放在门口,准备十分钟后装车运走。”王先生无奈地表示,“执法人员到场后,连搬离的时间都不给,直接开具了5万元的罚单。这种小过失就要重罚,我们小本生意怎么承受得起?” 然而,瑞安市环保局的回应却让人大跌眼镜。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规定,未按规定贮存危险废物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5万元已经是最低处罚标准了,我们完全是依法办事。” 执法是否过于严苛? 据了解,王先生的汽修店规模不大,5万元罚款相当于店铺两三个月的净利润。有业内人士指出,空机油桶确实属于危险废物,需要专门处理,但执法也应当考虑实际情况。 “如果是大量堆放、长期污染,重罚无可厚非。但三个空桶、临时放置,直接顶格处罚最低标准,是否有些矫枉过正?”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专家表示。 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 这起事件折射出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普遍困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小微企业本就举步维艰,过于严苛的执法可能会让他们的生存雪上加霜。 有市民认为,执法应当体现温度:“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不能丢。对于轻微违规,是否可以给予整改机会?一上来就是重罚,难免让人怀疑是在‘创收’。” 如何在环保与民生间找到平衡点 环保执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执法方式值得商榷。专家建议,对于首次违规、情节轻微的情况,可以采取警告、限期整改等柔性执法方式,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至于让小微企业“伤筋动骨”。 目前,王先生表示将申请行政复议,他认为执法部门应该给小微企业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不是一棍子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