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身边得癌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说,这全是猪肉吃多了闹的。这话真能信吗?猪肉到底是致癌

身边得癌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说,这全是猪肉吃多了闹的。这话真能信吗?猪肉到底是致癌元凶还是背锅侠?今天说的全是干货,还教你吃肉的“1不放2不吃”,看完就明白。   先看组数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显示,2005到2020年,我国癌症死亡人数增了21.6%。2020年就有近240万人因癌去世,其中结直肠癌、胃癌都在高发榜前列。这和吃猪肉真有关联?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有结论,猪肉属于红肉,被列为2A类致癌物,意思是很可能对人致癌。但这不是说吃了就会得癌,关键在“量”和“吃法”。过量摄入才会增加风险,尤其是结直肠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畜禽肉摄入40-75克。这量不多,大概是一个手掌心大小的瘦肉。可很多人一顿就吃超了,还偏爱红烧、油炸等重口味做法,风险就藏在这里。   先说说“1不放”,就是烹饪时别放反复炸过的油。猪肉高温烹饪时,脂肪遇热会产生多环芳香烃,反复用油会让这种致癌物含量飙升。哪怕是新油,也别让油温烧到冒烟再下肉。   再讲“2不吃”的第一点,不吃加工猪肉。香肠、培根、腊肉这些都算,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1类致癌物。每天多吃50克,结直肠癌风险就升18%,这是《柳叶刀·公共卫生》的研究结论。   加工肉致癌的关键是亚硝酸盐。它加在肉里能防腐提色,但进入人体会变成亚硝胺,这是强致癌物。就算工艺改进减了添加量,长期吃也会累加风险,偶尔解馋可以,别当日常菜。   “2不吃”的第二点,不吃未彻底煮熟的猪肉。比如带血丝的猪排、没煎透的肉饼,可能藏着猪肉绦虫。一旦感染,虫卵可能侵入脑部引发癫痫,这可不是小事,务必煮到全熟再吃。   有人问,冻猪肉反复解冻能吃吗?答案是不能。反复解冻会让细菌疯狂繁殖,菌落数能增3倍以上。买肉后切成小块分装冷冻,每次吃多少解多少,这比纠结“放多久”更重要。   其实猪肉本身没问题,它含优质蛋白和铁,是均衡饮食的一部分。真正的风险是过量吃、吃错法。把量控制在每天一两左右,选瘦肉多过肥肉,风险就能降不少。   中国癌症高发是多种因素导致的,饮食只是其中之一。但吃是我们能掌控的,没必要因噎废食戒猪肉。记住“1不放2不吃”,避开风险点,才能吃得香又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