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9月表示,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9月表示,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买吧,美国不会加征关税了,因为这个是属于他们的“国内事务”。 但是,欧洲也应该和美国一样,给印度增加关税,因为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 美国这种区别对待的操作,说白了就是典型的 “看菜下碟”,根本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全看对方手里有没有能砸疼自己的家伙。 先不说别的,单看 2024 年的贸易数据就透着荒诞 —— 中美贸易逆差高达 2950 亿美元,美印之间才 460 亿美元,连中美零头的两倍都不到,可偏偏是买俄油更少、对美顺差更小的印度挨了重锤,这显然不是 “谁买得多谁安全” 的逻辑,而是 “谁惹不起谁安全” 的现实。 关键就在于中国和印度在对美博弈中的 “杀伤力” 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中国手里的反制武器库早就被美国试过深浅,2025 年特朗普一度对华加征 145% 的离谱关税,结果中国反手就收紧了稀土出口配额,这一下直接戳中了美国的软肋。 要知道全球近 90% 的稀土精加工都攥在中国手里,镓、锗这些制造战斗机发动机、夜视仪的关键金属更是中国主导生产,美国智库 Govini 统计过,美国武器系统里超过 8 万个部件都依赖中国的关键原材料。 当时福特的汽车生产线直接停摆,国防工业的弹药生产都卡了壳,美国根本扛不住这种冲击,最后只能乖乖坐回谈判桌,求着中方松绑关键矿产管制。 反观印度,面对 50% 的关税大棒,连像样的反制都拿不出来,它对美出口的大多是纺织品、仿制药、海产品这些低附加值商品,美国转个头就能从越南、孟加拉、厄瓜多尔找到替代来源,印度官方自己都算过,要是美国不买它的货,GDP 直接得降 3%,上千万人要失业,这种底气差距怎么可能换来同等对待。 能源贸易的玩法也天差地别。中国 2024 年买了 1.08 亿吨俄罗斯石油,占总进口量的近五分之一,看似量大,但都是实打实的国内刚需,而且从俄乌冲突前的 13% 到后来的 16%,增幅一直很平稳。 可印度不一样,2024 年进口 8900 万吨俄油,占比从之前的 1% 飙升到 42%,更鸡贼的是它在古吉拉特邦建了全球最大的炼油综合体,把低价买来的俄罗斯乌拉尔石油炼化后高价卖给欧洲,光这一笔就赚了 160 亿美元。 在美国眼里,中国是正常的能源采购,印度就是趁火打劫的投机分子,不收拾它收拾谁。更重要的是,中国和俄罗斯早就在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石油贸易,莫斯科交易所的人民币交易量屡创新高,2024 年 CIPS 系统处理金额都到 175 万亿元了,完全绕开了美元霸权,美国想制裁都没抓手。印度呢,贸易结算还得靠美元,美国捏着它的钱袋子,自然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美国自己的经济账本也不允许它对中国动真格。中国的全产业链能力可不是吹的,小到裤衩背心,大到数码设备、机械设备,美国想找替代者根本不可能。2018 年贸易战的时候,美国加税,中国出口商直接把成本转嫁给美国企业,最后还是美国老百姓买单,通胀蹭蹭往上涨。 就说大豆这事儿,2025 年中国对美大豆加税后,直接把采购量降到零,之前一年还买 2500 万吨呢,结果美国大豆库存堆到 10.08 亿蒲,伊利诺伊州一座装了 816 吨大豆的仓库都被压塌了,美国豆农哭着给特朗普写信,说自己快没盈利空间了。 反观印度,它的宝石珠宝对美出口占全球三分之一,加税后美国虽然一时找不到完美替代,但以色列、比利时能补钻石的缺口,越南、孟加拉能接服装订单,实在不行多花点钱而已,根本动摇不了美国的民生根基。 还有美国企业的胳膊肘早就拐向中国了。高通 2024 年财报里写得明明白白,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贡献了 46% 的营收,比美国本土的 25% 还高,之前它想收购以色列芯片公司,都因为中国市场承压,把成交价从 4 亿美元砍到了 8000 万,降幅高达 77%。英特尔、英伟达这些巨头也一样,中国市场都是它们的营收大头,真要是对中国加税,最先跳出来反对的就是这些美国企业。 印度可没有这种待遇,它的出口企业倒闭,美国企业顶多换个供应商,反正损失不到自己头上。 说到底,美国这套双标玩得溜,本质就是实力说了算。中国手里有稀土、有全产业链、有绕开美元的结算系统,还有能反制美国企业的底气,美国自然得客气点。 印度空有大国梦,经济结构依附美国,又没拿得出手的反制武器,只能沦为美国霸权游戏里的牺牲品。贝森特说中国买俄油是 “国内事务”,不是美国大方,是它真的惹不起,至于印度,不过是美国用来立威的靶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