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高法院,终于要“收权”了!很多人以为,这场关税案只是“走过场”,两党吵吵闹闹。错了!真相是,这是美国司法系统对“总统无限权力”的一次“结构性清算”,8名大法官(含5名保守派)的联手“围剿”,意味着总统“随意开战”的时代,结束了。 2018年特朗普政府用贸易扩展法第232条,以国家安全名义,对进口钢材加25%关税,铝材10%。这事一出,企业不干了,觉得总统权力太大。多家公司告到国际贸易法院,三名法官全票说违法,因为证据不足。接着上诉到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七比四维持原判,强调行政不能随便扩权。案子闹到最高法院,2025年11月5日开听证。九名大法官坐镇,政府律师辩护说关税护本土产业,但数据摆在那,钢铝价涨伤了军工。 听证会上焦点是关税反噬军方。五角大楼报告显示,海军舰船和导弹材料成本暴增,交付延误。保守派大法官平时挺行政,这次也质疑起来。首席大法官罗伯茨问证据,巴雷特点出成本矛盾。戈萨奇追问权力边界,卡根说下级法院已否决。卡瓦诺补充政策自损,托马斯直言非保护。八名大法官共识明显,围剿总统无限权力。财政和商务部长旁听,带报告证明军备受创。整个过程暴露行政越界,国家安全借口站不住脚。 关税案核心是总统能不能单枪匹马发动贸易战。232条款本是为紧急情况设计,可特朗普用它全球开征,影响深远。军工体系首当其冲,驱逐舰和补给舰生产乱套,价格失控。最高法院介入,等于给总统权力画红线。保守派倒戈说明问题严重,当政策伤到自家军备,司法得管。案子已两次下级法院判违法,最高法院只是收尾。判决不管咋样,都标志时代变了,总统不能再随意签令打贸易战。 听证细节暴露不少问题。政府称关税护安全,但数据反证成本涨20%,海军项目推迟半年。官员报告列出具体案例,船厂材料短缺,生产线闲置。大法官轮番问,律师难招架。保守派五人联手自由派,罕见跨党派。案子源于企业诉讼,层层上诉到顶。司法系统这次清算,针对总统特权膨胀。结果会重塑权力平衡,行政令时代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