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在温州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江南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温州市第1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为一位陌生患者送去重燃生命的希望之火,也让“江南”这个名字,成为这个秋天最温暖的符号。
江南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缘分,始于大一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留意到学校杏林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举办的造血干细胞宣传入库活动。“就是觉得这是做好事,没有想太多”,江南回忆道。怀着这样朴素而坚定的信念,他毅然留下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中又一份对生命的承诺。
当红十字会通知他初配成功时,期待与坚定涌上了心头,他坦言:“感觉和患者确实很有缘分,我自己也觉得挺感动的。这不只是患者的一个希望,对我自己也是一种肯定。”

然而,生命的接力并非总是一帆风顺。首次确定入院时间后,江南却收到患者病情不稳定需延期的通知,他心中虽有失落,却更牵挂患者病情,直至捐献日程重启,这份坚守终得践行。
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江南说救人性命就是最高荣誉,也是他此行最坚实的信念根基。他的家人同是医务工作者,开明的态度给了江南在爱心捐献事业上莫大的支持,江南也曾两次献血,让“救死扶伤”从一种职业理想,内化为个人行动。
采集室内,江南心态平和,从容完成了数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许多前来了解捐献过程的志愿者纷纷为他送上祝福。
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开亮老师深受触动:“从江南同学身上,我们看到了温医精神的生动传承。他将医者的深刻认知化为毫不犹豫的行动,用‘平常心’做出了最不平凡的奉献。这便是‘大爱’最真实的模样,也是我们致力于培养的医者担当。”
江南的父亲也表示:“温医大给了他一个平台去参与这样一项爱心活动。我们一致认为,参与爱心捐献事业,要由心动到行动,发自内心。江南自己也认为,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责任,要保持平常心。”
截至目前,温医大已有5800余名师生加入中华骨髓库,累计实现46例成功捐献。
记者:文字:黄锣盈吴如涵图片:张倩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