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压力已经全部砸在莫迪头上了。新德里红堡地铁站附近的自杀式汽车爆炸,可不是小事——这地方是印度独立日总理讲话的核心区域,现在炸得火光冲天,10多人遇难,伤者身上带火逃跑的画面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直接点燃了全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街头抗议的人群举着“血债血偿”的标语,社交媒体上全是叫嚣报复的声音,就连平时温和的媒体也在煽风点火,说这是“对印度主权的公然挑衅”。想也对,之前克什米尔那个偏远地区的恐袭都能引发5月的“朱砂行动”,这次首都心脏地带遇袭,民众的怒火哪经得起这种冲击。 莫迪现在是真骑虎难下。他在不丹紧急发声说“绝不放过凶手”,但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步棋难走。去年5月针对克什米尔恐袭的“朱砂行动”,本想树立“强硬反恐”的形象,可实际效果平平,现在民众要的是更狠的报复。 印军已经在边境悄悄调动,军方早就憋着一股劲想挽回之前空战失利的面子,现在正好借民意施压。更要命的是,印人党背后的RSS组织一直在鼓吹“婆罗多帝国”,民间对“软弱回应”的容忍度为零,要是莫迪敢松口,下次选举的选票就得打水漂。 这事儿的本质,其实是莫迪把安全问题当成了政治筹码,现在被筹码反过来架住了。之前为了彰显政绩,他政府一边在克什米尔搞高压统治,关闭互联网500多天,一边还拉着G20搞旅游会议,吹嘘当地“稳定繁荣”。 可这次爆炸直接戳破了谎言——连首都的安全都保不住,所谓的“反恐成果”纯属自欺欺人。更关键的是,印度国内经济疲软、失业问题突出,莫迪本想靠民族主义转移矛盾,没想到火势烧得太旺,现在想降温都难。 国际社会的态度也让他两难。联合国已经呼吁“保持最大限度克制”,怕印巴冲突升级失控;美国嘴上说支持印度反恐,却没承诺真金白银的支持;巴基斯坦那边早就放话,要是印度敢越界,必然“对等反制”。 莫迪之前搞的“可控升级”战略,本想靠常规军事打击威慑对手,可这次民众要的是“彻底清算”,一旦真的启动“辛杜尔行动2.0”,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引发核风险。 说白了,莫迪之前把牌打得太满,现在无论是战是和,都得付出代价——不打丢民心,打了可能引火烧身,这烫手山芋,真就让他攥得死死的了。南亚的天空,这下是彻底阴云密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