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淮南好物”相约进博用“新”擦亮金字招牌

一年一度的“开放之约”如期而至。“进博时刻”举世瞩目,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展会平台,进博会国际影响力持续放大。我市连续八年奔赴“进博之约”,越来越多的淮企借助这一世界级平台秀出了特色、觅得了商机、开拓了市场、收获了成长。

今年,我市精心组织10余家淮企携花式好物尖货再次齐聚“四叶草”,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春申府大救驾、焦岗湖西瓜酱、淮南麻黄鸡、顾桥陈醋、寿州香草、寿州窑、紫金砚、烙画、陶瓷……集中亮相“安徽淮南”展馆,让中外观众尽情领略淮南老字号、非遗代表作和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魅力。

“淮南非遗”巧借“武王墩”流量

与往届不同,今年有参展企业敏锐地捕捉到“武王墩墓一惊天下”的流量密码,在产品中嵌入浓厚的楚文化印记,淮南非遗因“武王墩元素”在进博会这个世界大舞台迎来“高光时刻”。

一眼看去是一只“鼎”,打开盖子是一方“砚”。在金陵文苑紫金石展台,一方名为“鼎秀中华”的砚台显得与众不同。下端三足鼎立,上方汉龙盘旋,精美花纹雕饰,造型新颖,古色古香,耐人寻味。“去年武王墩墓出土了已知最大的‘楚王鼎’惊艳世人,给我带来了设计灵感,把紫金砚设计成‘鼎’的形状,富含浓浓楚风汉韵,也更能彰显淮南文化底蕴。”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紫金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邱金保向记者坦露了他的设计初衷。

再看寿州香草展台,居中位置一件家居摆件引人注目。“这件作品图案源自武王墩墓出土文物——虎座鸟架鼓,这是新开发的一款淮南特色文创产品,用活性炭原料制作,不仅美观耐品,而且绿色环保。”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是一份来自楚郢寿春的礼物,希望通过它可以让更多进博会观众认识、了解、喜爱上淮南历史文化。

“老字号”创新创造逆势新生

此番参展的淮南企业几乎都是进博会的“老面孔”,八公山豆制品、金陵文苑紫金石、鸿康药业、山河堂等企业更是“铁杆粉丝”,连续多年赴约积累了丰富的展会经验。为了更好吸引客流、结识客商、拓展销路,各企业纷纷拿出“杀手锏”,用“新”擦亮“老字号”金字招牌,以新产品、新理念、新技艺、新模式,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用创新创造跑赢世界级展会。

要说淮南展馆最具特色的展品,当数八公山豆制品公司推出的“白玉豆腐饺”。豆腐饺并不是新产品,但现身进博会大舞台还是第一次。公司销售经理介绍说:“今年我们考虑要把八公山豆腐的特点特色展示出来,所以现场制作了经典豆腐菜品‘白玉豆腐饺’。”效果立竿见影,游客纷纷惊叹:“太绝了!不可思议,淮南豆腐果然名不虚传!”

紫金石玩出“淮南味”。金陵文苑紫金石工艺品厂展品“淮南子”书砚,外观像一部竹简书籍,封面上“淮南子”三字古朴厚重,淮南王刘安背手伫立凝视远方,翻开来是一方素砚。邱金保告诉记者:“我们在设计制作时融入更多淮南元素,买家在品玩的同时也把淮南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在心中。”

淮南市山河堂艺术品有限公司另辟蹊径,开发了淮南烙画系列文创产品,钥匙扣、冰箱贴、徽章、书签、小摆件……各式各样,小巧精致。大熊猫、小哪吒、皮卡丘、机器猫等都成了烙画素材,游客逛展时随手捎带几样“非遗”小物件。

非遗糕点“大救驾”今年也推出了“微缩版”小茶点,体积更小,含油量、含糖量更低,口感更好,包装更精巧。寿县春申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传统‘大救驾’的改进升级版,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淮企以展会为媒扩大“朋友圈”

“去年第一次参展,后续一共收获了20余个订单。”淮南市焦岗湖忠辉食品有限公司认识到了进博会的流量加持作用,今年携“焦岗湖”牌咸鸭蛋、神仙豆、西瓜酱等系列产品再次参展,信心满满。

“巩固老朋友,结识新朋友。通过进博会,‘焦岗湖’牌将进一步拓展欧美市场。”公司总经理蒋忠辉告诉记者,公司产品近几年销往赞比亚、尼日利亚、越南、柬埔寨等非洲、亚洲国家。去年在进博会上扩大了“朋友圈”,与俄罗斯、马来西亚客商达成了合作。今年展会期间,美国洛杉矶一家外贸企业对“焦岗湖”牌系列产品兴趣浓厚,双方正在进行深度对接。

从陌生到熟悉、从试水到融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进博会上获得了新机遇。

今年“人气王”展台非淮南市供销集团牛肉汤有限公司莫属,每天现场烹制热气腾腾的“淮南牛肉汤”大受追捧。“每天现场销售200碗,再准备300份试吃装,天天供不应求。”公司总经理陈彬忙得不亦乐乎:“公司主推‘淮乡牛’牌淮南牛肉汤,本届进博会与老朋友上海青美集团、上海合德公司成功续约,同时又对接了意向客户20余家,‘朋友圈’持续扩容。”

“还没开市,就已火爆。”安徽好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龙梅高兴地告诉记者,进博会开幕前一天布展时,一位陌生的上海客户一次性购买了200只“淮南麻黄鸡”,后续会跟进对接,争取达成长期合作。今年还带来了新鲜的麻黄鸡蛋参展,结识了更多的潜在客商,淮南好物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记者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