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就在昨天,央视视频道播出的一段专题片,再一次引爆了军迷圈。 画面里,歼-20战机

就在昨天,央视视频道播出的一段专题片,再一次引爆了军迷圈。 画面里,歼-20战机与一架神秘的“飞翼无人机”同框出现!很多人眼尖地发现,那架无人机正是传说中的攻击-11。 这可是第一次,官方正儿八经地公开“歼-20+攻击-11”协同飞行的画面。 那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先说结论:这绝不是“随便凑个镜头”。 歼-20是我国最先进的隐身战斗机,而攻击-11是隐身无人攻击机。 两者同框,背后展示的是“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新模式。 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大趋势,比如老美就在搞“忠诚僚机”(Loyal Wingman)计划。 简单说就是让无人机当有人机的得力助手,帮它侦察、护航、打击、甚至当诱饵。 现在咱们直接公开类似画面,说明我们在这个方向上已经不是“概念阶段”,而是开始实际测试和演练了。 如何评价这俩的关系呐 打个比方,这俩就像“主将+小弟” 歼-20相当于主将,掌握全局、执行关键任务; 攻击-11则像“敢死队小弟”,负责突前侦察、干扰敌方雷达、防空系统,甚至执行高风险打击。 一个有智慧、一个敢冲——组合起来,比单打独斗更灵活、更安全。 简单来说:歼-20可以不用亲自冒险,就能更有效地打击敌人。 为什么军迷甚至圈外人都激动? 因为这说明我国的空战理念,正在从“单机对单机”,变成“体系对体系”。 巴基斯坦为什么前段时间能把法国阵风打成那个样子? 是因为咱们的技术先进到打对面随便打了吗? 其实还没到这种地步,巴基斯坦能打成这样还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这套空战体系,是体系才导致轻松赢了对面。 过去是一个飞行员对一个敌人; 未来可能是一名飞行员,同时指挥几架无人机作战。 这种模式一旦成熟,会极大提升战斗效率,也让我们的飞行员更安全。 你可以想象成:一个人开歼-20带几架无人机上阵,这战斗力得翻几倍! 那离真正实战还有多远? 虽然画面漂亮,但要形成真正的“协同战力”,还有很多技术难关要过,比如: 通讯抗干扰; 无人机的自主判断能力; 实时指挥与协同算法; 以及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可靠性。 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事。 但从现在的公开画面看,咱们已经开始实飞测试,至少走出了关键一步。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这不是炫耀,而是未来的样子。 有人机负责智慧,无人机负责冲锋 这很大概率就是未来空战的中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