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

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不就是变相在说“中国不够意思”吗?   这话字里行间的抱怨藏都藏不住。所谓“重新考虑方向”,不过是拿虚头巴脑的表态施压,潜台词就是“你再不往我这边多靠靠,我可要找别人了”,可这话里的底气实在虚得很。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西方的制裁确实精准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欧洲彻底关闭能源进口大门,将俄罗斯主要银行踢出SWIFT结算系统,连汽车、家电等民生商品都因供应链断裂成了紧缺货,等于硬生生切断了俄罗斯对外经济的半条腿。 但就在这节骨眼上,是中国伸手稳住了局面,2024年中俄贸易额已攀升至2448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占其外贸总额的比重超过三成,这样的支撑力度可不是“不够意思”能概括的。 单说贸易额还不够具体,得看实打实的合作内容。俄罗斯最核心的能源出口,2024年对华原油出口达1.0847亿吨,占中国原油总进口量的19.6%,价值624亿美元。 而且中国拿到的价格比印度等其他买家更优惠,每吨566.6美元的价格较2022年下降16.6%。 天然气贸易更是逆势增长,管道输气突破31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进口860万吨,要知道这些能源以前大多流向欧洲,如今中国市场直接补上了这个缺口。 关键是结算通道的突破,西方把美元欧元的路堵死,中俄直接将本币结算推向极致,现在美元和欧元在双边贸易中的占比已经低到统计误差水平。 俄罗斯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占比超过40%,莫斯科交易所里人民币交易量甚至超过美元,成了仅次于卢布的第二大交易货币,这种金融层面的“搭桥”,比任何口头支持都更顶用。 而所谓“重新考虑方向”的可行性,简直是找错了替补队员。2024年俄印贸易额才857亿美元,不足中俄贸易的三分之一,印度买俄罗斯石油还一个劲压价,根本不可能提供稳定支撑;俄土贸易更只有271亿美元,土耳其自身经济波动剧烈,连自家货币都稳不住,更别提帮俄罗斯扛制裁。 其他国家要么体量太小,要么忌惮西方压力不敢深交,想找个能替代中国的合作伙伴,纯属异想天开。 俄罗斯自己的经济数据也藏不住依赖,2024年GDP增长4.1%看似不错,但9.52%的高通胀已经拉响警报,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和对华贸易拉动,要是没了中国这个最大买家,能源出口受阻、民生商品短缺的问题只会雪上加霜,所谓“重新考虑方向”更像是色厉内荏的吆喝。 中国的中立从来不是无立场的观望,而是清醒的战略选择。联合国投票中的多次弃权,本质是既不替战争背书,也反对西方的单边制裁,这种平衡被西方媒体称为“全球稳定之锚”。 中国给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同时保持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既没违反国际规则,也没偏袒任何一方。 要是真为了所谓“够意思”打破原则,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会立刻成为西方制裁的目标,庞大的外贸体系受冲击; 俄罗斯则会失去最大贸易伙伴,能源和农产品出口渠道断裂,经济命脉直接被掐住,这种双输的局面谁都承受不起。 说到底,中俄合作的核心是互利共赢,不是单方面的依附。中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俄罗斯需要广阔的市场和结算通道,这种需求的匹配性没人能替代。 俄罗斯战略专家的表态,更像是急了眼的施压,可真要掂量掂量筹码,就知道中国的中立恰恰是在保护双方的核心利益,所谓“重新考虑方向”,不过是没底气的虚张声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