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A股要调整了! 2025年11月开始,A股大概率处于结构性调整与区间震荡交织的状态,自2024年9月2600多点到今天的4002点,上涨的压力逐渐增加,面临一次调整来积蓄力量,但并非全面系统性调整,牛市的观点不变,调整只是牛市中的整理蓄势需要。 1. 为什么A段会进行阶段性调整? 一方面指数在4000点关口承压明显,11月多次冲击高位后未能站稳,且前期科技、半导体等热门板块涨幅较大,机构年底为锁定收益调仓,导致这些板块成为资金抛售重灾区。 另一方面,10月制造业PMI回落至收缩区间,经济弱复苏态势下,企业盈利改善节奏若不及预期,会抑制市场上涨动能,叠加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不明可能引发外资波动,进一步加大短期调整压力。 2. 又为什么A股不可能进行系统性大幅调整? 政策端有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海上风电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托底经济与重点产业,同时中长期资金入市制度持续完善,社保基金、外资等对A股核心资产的布局意愿未改;估值层面,上证指数等核心指数估值处于历史合理区间,消费等板块还迎来CPI回升、消费贷款贴息等利好,这些因素都在起稳定A股的作用。 总之,国家对牛市的政策导向没有变。 3.4000点能不能顺利冲过去? 2025年11月6日上证指数已盘中突破4000点,之后就开始振荡,股民不得不担心会不会像3000点保卫战一样,进行旷日持久的4000点拉锯战。 但今日不同往时,当前上证指数市盈率仅17倍左右,远低于过往4000点时的估值,泡沫感低,抗波动能力更强。虽然4000点作为关键心理关口,套牢盘与获利盘在此集中兑现,资金也存在分歧,调整是必须的,但政策牛是不会变的,4000点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但凡事都没有绝对,目前对A股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大股东减持套现,据AI统计,2025年内有2000多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告,自9月份以来更是兴起减持潮,大股东争相套现“改善生活”,当然以私企为主,国央企减持较少,但此歪风不刹,A股上升趋势将功亏一篑。 调整是正常的,但监管规则和力度要配合,否则,A股还是只起到抽水机作用,随时都会飞流直下三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