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知识产权保护要守正创新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在杭举行

近日,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杭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浙江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承办,会议主题为“创新与发展:面向未来的知识产权保护”,来自全国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界、实务界的专家约400人参会交流。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在会上提出,要深刻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实现从“适应性保护”向“引领性保护”、从“追随型规则”向“创设型规则”的转变,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的战略视野,谋划和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知识产权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相互促进。在守正中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制度的内在规律,在创新中回应时代提出的知识产权新命题,立足植根中国实践、融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发展“三个维度”,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产权法学知识体系。要强化系统观念,以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加强协同保护,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知识产权保护“力”与“度”“统”与“分”“破”与“立”中寻求动态平衡,确保知识产权保护始终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

大会主旨演讲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杰以《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新质生产力融合赋能》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说,新质生产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从加强源头创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畅通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渠道、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四个方面协同发力。人工智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对产业变革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也给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带来了全新命题,要准确把握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律,主动迎接新质生产力变革,更好地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新质生产力的融合赋能。

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规划室主任王翔以《完善知识产权立法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内容不断丰富,体系不断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型的关键期,知识产权法治建设要坚持以我为主,既服务于国家发展、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又要注意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知识产权立法要坚持法治统一的要求,既要做好知识产权单项法律之间的协调,也要做好知识产权单项法律和其他法律中知识产权相关规定的协调。未来的知识产权立法工作要稳中求进,不断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持续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本次年会设置了“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的变革与创新”“中国知识产权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商业标识保护前沿与制度创新”“专利权保护前沿与制度创新”“著作权保护前沿与制度创新”等十六个研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