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赔惨了!”11月5日,黑龙江大庆,一男子晚上回家时,见路边有大姨在卖榴莲,只要

“赔惨了!”11月5日,黑龙江大庆,一男子晚上回家时,见路边有大姨在卖榴莲,只要十多块钱一斤,他觉得非常便宜,就花160元买了一个,还特地让大姨给挑个肉多的,回家后打开一看,傻眼了!网友:没准真是肉最多的。 下班路上的张先生裹了裹外套,正想着早点回家歇着,路边一个临时支起的榴莲摊突然抓住了他的目光。 摊前的大姨手脚麻利地摆弄着榴莲,见张先生驻足,立刻热情地招呼,小伙子,我这榴莲都是刚到的好货,甜得很!你放心,我给你挑个肉厚核小的,保准划算。 张先生本就爱吃榴莲,这低价再加上大姨的打包票,心里的防线瞬间被攻破。 刚进门,张先生就迫不及待地找出水果刀,准备享用这份期待已久的美味。 他顺着榴莲的裂缝轻轻划开,厚重的果壳裂开时发出“咔嚓”的声响,可当他费力掰开果瓣,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眼前的榴莲肉,小得让人难以置信。 最大的一块也就指甲盖大小,其余几房更是像玉米粒似的蜷缩在果壳里,别说“肉厚”,就连塞牙缝都不够。 他凑近闻了闻,虽然有淡淡的榴莲香,但果肉干涩,完全没有新鲜榴莲的软糯质感。 这件事被张先生发到网上后,很快引发了网友热议。 有人调侃“大姨诚不欺人,可能真是那批里肉最多的”,也有网友吐槽“自己也上过类似的当”。 其实,低价榴莲陷阱并非个例,据央视财经报道,2025年以来,国内榴莲市场供应量增加,零售价较去年下降约20%,但正规渠道的金枕榴莲均价仍稳定在32-40元/斤。 选榴莲时,别只听商家说“肉多”,用手轻轻按压果壳上的尖刺,如果刺能微微弯曲,说明成熟度刚好。 果壳上的“裂口”要自然,若是人为掰开又合上的,边缘会很粗糙,大概率是商家掩盖果肉问题。 而且流动摊贩没有固定经营场所,售后完全没保障,出了问题根本找不到人。 正规超市和连锁水果店虽然价格稍高,但进货渠道正规,还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即便买到问题榴莲也能顺利维权。 张先生的“傻眼”经历,给所有消费者提了个醒:天上不会掉馅饼,低于市场合理价格的商品,背后大概率藏着陷阱。 在物价波动的市场环境下,追求实惠是人之常情,但理性消费才是保护自己的关键。 希望下次再遇到“十多块钱一斤的榴莲”时,我们都能多一份警惕,少一份侥幸,让消费回归“物有所值”的本质,让像张先生这样“傻眼”的经历,不再一次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