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就在刚刚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布了 11月11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重磅通报:俄军

就在刚刚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布了 11月11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重磅通报:俄军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对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位于基辅州的电子侦察中心实施打击,称这是对乌方企图劫持俄米格 - 31战机的报复。(环球网) 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来而不往非礼也”,背后的内情更是让人震惊。根据俄方披露,乌克兰情报部门伙同英国“监护人”,竟然想策反俄罗斯飞行员,还开出了300万美元的高额悬赏,计划让飞行员驾驶米格-31战机叛逃,最终将战机送往北约位于罗马尼亚的军事基地。要知道,米格-31可是俄军搭载“匕首”导弹的核心平台,一旦被北约获取,俄军的核心军事机密恐怕都会泄露,这波挑衅确实戳中了俄方的底线。 也难怪俄军会直接亮出“匕首”这款“撒手锏”。作为俄罗斯的高超音速王牌武器,“匕首”导弹最大速度能达到10马赫,射程超2000公里,还能机动变轨,射击精度小于10米,北约的“爱国者”反导系统都很难拦截。选择用它来打击乌方电子侦察中心,既精准敲掉了乌情报部门的关键节点,也用实力证明了俄方的反制决心——敢动我的核心装备,必然要付出相应代价。 不过仔细想想,乌英这次的图谋本身就很不现实。米格-31作为俄军主力战机,飞行员的忠诚度和战机的管控系统都十分严格,想靠金钱策反就能劫持战机,未免太低估俄军的安保能力。而俄方选择公开此事并果断反击,一方面是挫败挑衅后亮明态度,另一方面也是给北约提个醒,不要以为躲在背后搞小动作就能安然无恙。 截至目前,乌克兰和英国都还没对俄方的说法作出回应,但这波冲突升级的信号已经很明显了。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双方的较量早就不局限于战场正面厮杀,情报战、心理战轮番上演。这次乌英的劫持企图,本质上就是想通过非常规手段打破战场平衡,只可惜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招来俄军的精准打击。 在我看来,这场风波的核心还是各方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与博弈。俄方的反击更多是出于对核心军事安全的守护,毕竟米格-31关联着其关键国防机密,面对挑衅做出回应也在情理之中;而乌英的图谋显然低估了俄方的防控能力,反而激化了局势。俄乌冲突本就陷入僵局,这类非常规操作只会让双方的信任进一步瓦解,想要通过谈判结束冲突的难度也会更大,最终受苦的还是两国普通民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