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国民党将丁窈窕押赴刑场时,给她拍下了这张照片,她不是战斗英雄,被捕只因朋友感情纠葛遭诬告,可她在台湾赴死后,名字为何被镌刻在北京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石碑上了呢? 吴丽水1954年卷入台南市委邮电支部案,被国民党保安司令部逮捕。办案人员为多获奖金,对她施以严刑逼供,并诱导牵连他人。她在审讯中交代了先前销毁的举报信,并将丁窈窕列为关联对象。尽管丁窈窕与地下活动无直接联系,但国民党当局以此为由迅速行动。那时她已怀孕六个月,身体状况明显不适,却仍遭捕押。 逮捕后,丁窈窕被关押在保安司令部,国民党以意图颠覆政府和宣传敌情罪名起诉。证据主要依赖吴丽水的口供,缺乏实质物证,但白色恐怖时期此类案件审理草率。她在狱中生产,生下女儿小凤。国民党当局不顾她产后虚弱,继续执行劳改制度,将她转押绿岛监狱。那是专为政治犯设立的关押地,条件恶劣,犯人需从事生产自给。 绿岛监狱要求女犯参与缝纫等工作,丁窈窕被分配到缝纫间,负责制衣。她一边劳作,一边照顾婴儿,生活陷入双重压力。国民党统治下,监狱管理严苛,犯人每日劳作时间长,伙食简陋。这种环境加剧了她的身体负担,但她坚持完成分配任务。施水环后来也转入同一监狱,两人虽同处一地,却因狱规限制交流有限。 1956年7月24日,国民党当局决定执行死刑,对丁窈窕和施水环下达枪决令。押赴刑场前,狱方按惯例拍照存档,作为记录叛乱分子下场的证据。这张照片捕捉了她面对镜头的模样,双手反绑,囚服简陋,却保持站姿端正。国民党当局视此类影像为宣传工具,用以震慑潜在异见者。白色恐怖时期,类似处决频繁发生,许多无辜者因告密链条受害。 丁窈窕的案子源于私怨,却被国民党放大成政治罪行。王溪清的举报虽被销毁,但通过吴丽水的供词重现,暴露了审讯制度的缺陷。奖金机制让办案者急于结案,不惜扩大牵连。这种做法在台湾岛内制造恐惧氛围,破坏社会信任。丁窈窕作为普通职员,本该远离政治漩涡,却因人际小事卷入深渊,反映了那个时代底层民众的无奈。 丁窈窕与施水环于1956年7月24日在绿岛刑场被枪决,她时年28岁。小凤由狱中其他犯人短暂照料,后转交台南亲戚抚养。国民党当局将此案归入台南市委邮电支部案,吴丽水等地下党成员也遭处决。白色恐怖持续多年,类似冤案层出不穷,直至1980年代台湾转型期才逐步平反。 多年后,大陆方面追认这些台湾政治受害者和革命烈士身份。丁窈窕因牵连地下组织,被视为为革命献身。2013年,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占地3000平方米,正中石碑刻录846名台湾籍烈士姓名。她与吴丽水等人并列其中,碑文旨在缅怀他们在国民党统治下付出的代价。这座广场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建设,象征两岸记忆的交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