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制裁有没有用?看看今天的洛马就知道了,什么叫“慢性死亡”。F-35交付卡壳、

中国制裁有没有用?看看今天的洛马就知道了,什么叫“慢性死亡”。F-35交付卡壳、订单堆成山、股价跌跌不休,全球最大的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正活成一本活教材:什么叫“慢性死亡”。 2020年10月,中国首次将洛克希德·马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起初,企业觉得影响有限,因为军工与中国直接交易不多。但制裁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层层加码。先冻结在华资产,禁止交易,高管签证吊销。民用业务如核电和航空合资项目停摆,市场份额缩水30%。 2023年2月,罚款金额翻倍,高管入境受限。2024年6月21日,制裁扩展到子公司和高管,包括导弹与火控部门。2025年1月2日,中国商务部公告,将10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另28家列入出口管制名单。这直接冲击供应链稳定。 最重磅的是稀土管制。2025年4月4日,中国对七种稀土元素实施出口限制,作为对美关税回应。中国占全球稀土开采70%、精炼90%。F-35每架需417公斤稀土,用于发动机、隐身材料和航电。管制后,零件供应中断。 2025年10月9日,中国进一步收紧稀土磁铁和技术出口控制,影响国防和芯片行业。洛克希德·马丁的F-35项目首当其冲,零件缺口从2023年的2000种涨到4000种。订单积压450架,交付率降至50%以下。 企业试图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找替代,但质量不稳,价格翻倍,周期延长。2025年,洛克希德预计交付175-190架F-35,但实际延误严重。GAO报告显示,2024年交付平均晚238天,比2023年的61天多出不少。 Block 4升级项目超支6亿美元,进度推迟到2031年。美国国防部开始拒收部分飞机。2024年,企业营收710亿美元,但税前损失17亿美元,主要因供应链问题和延期罚款。 信誉下滑,国际伙伴重新评估合作。一些国家担心制裁波及,融资机构收紧贷款。股价从2025年初高点597.76美元跌到11月7日的458.35美元,11月波动明显,下跌趋势持续。 制裁的杀伤力在于长期性,不是瞬间打击。中国用资源和市场规则,慢慢挤压洛克希德·马丁的生存空间。稀土之外,碳纤维供应也占全球20%,军工系统依赖这些“刚需”。 其他企业如雷神和波音开始调整策略,避免类似风险。美国国防部协调新稀土来源,但成本高企,交付仍滞后。全球供应链交织,军工巨头难以脱钩。 洛克希德·马丁的局面警示跨国企业,红线不是随意越的。制裁维护国际秩序逻辑,不能一边做生意一边挑战底线。这不是报复,而是系统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