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新消息 印度紧急宣布 2025年11月11日,印度德里警察局长沉痛通报,昨晚6点

新消息 印度紧急宣布 2025年11月11日,印度德里警察局长沉痛通报,昨晚6点52分在红堡地铁站旁发生汽车爆炸,死亡人数已超过10人。莫迪总理紧急发文慰问遇难者家属,内政部长沙阿宣布展开全面调查。(中国新闻网) 红堡作为联合国世界遗产,其周边300米被划定为"核心警戒区"。依据2019年德里警方颁布的《重要场所安保条例》,该区域需设置三层防控体系:外围视频监控每30秒轮巡一次,中层部署武装警察实施随机盘查,核心层配备防撞护栏及爆炸物探测仪。 但据现场目击者向《印度斯坦时报》披露,爆炸发生前1小时,核心警戒区的爆炸物探测仪因"设备维护"处于关闭状态,负责盘查的武装警察当时正与小贩交谈,未执行盘查职责。 这种"制度严苛但执行缺位"的现象,在印度反恐历史中多次出现,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中,泰姬陵酒店作为特级安保场所,恐怖分子持AK47顺利进入。 事后调查显示,该酒店12个监控摄像头中有7个处于故障状态,部分安保人员擅自离岗。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爆炸地点距离印度国家安全卫队(NSG)总部仅2.3公里,这支被称为"反恐尖刀"的部队在爆炸发生后42分钟才抵达现场。 2008年孟买袭击事件中,该部队从德里调往孟买的机动时间长达10小时,17年后本土应急反应速度仍未达到标准要求。 爆炸发生后,巴基斯坦塔利班(TTP)未直接宣称负责,但印度情报机构RAW已将调查线索指向其分支"哈卡尼网络"。 这一判断具有事实依据:2025年上半年,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5起袭击事件,均与TTP存在关联。关键在于,美国去年从阿富汗撤军后,当地遗留的大量武器弹药流入TTP手中。据联合国安理会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TTP已获取至少200套改装汽车炸弹的组件,这些组件的原产地为美国。 此次事件同时暴露了莫迪政府反恐政策的短板。2019年莫迪政府推动《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后,印度教与穆斯林群体间的对立加剧,德里周边形成多个穆斯林聚居的"管控盲区"。 RAW前特工萨米尔·卡普尔透露,这些区域长期缺乏正规安保力量部署,已成为极端组织藏匿武器的据点。经调查,此次爆炸所用的硝酸铵炸药产自德里西郊的一处非法作坊,该作坊已存在3年,期间未接受过警方排查。 美国白宫在爆炸发生后3小时发布声明予以谴责,但未提及对印度的反恐援助计划。据悉,特朗普政府去年已将对印反恐合作资金削减40%,理由是"印度未充分共享情报信息"。 相比之下,俄罗斯不仅表示愿向印度提供新型爆炸物探测技术,还主动分享了TTP在中亚地区的活动轨迹。 历史经验揭示了问题的本质,1993年孟买连环爆炸案中,13个爆炸点共造成257人死亡,事后调查确认巴基斯坦情报机构为幕后支持者。 该事件后,印度成立了NSG和RAW两大反恐机构,但32年后,类似的安保漏洞依然存在。核心原因在于印度反恐体系长期存在"重打击、轻预防"的倾向,事件发生后侧重抓捕涉案人员,却未着力完善基层防控体系。 2016年乌里袭击事件后,印度发起"外科手术式打击"引发关注,但克什米尔地区的安保漏洞未得到整改,次年便发生了普尔瓦马袭击事件。 对普通民众而言,这起爆炸事件的警示意义十分直接,红堡地铁站日均人流量超5万人次,爆炸发生于晚高峰时段,正值人流密集期。 安全专家测算,若爆炸物引爆时间提前10分钟,死亡人数可能翻倍。更需关注的是,印度全国共有120个类似的"高风险地铁站",其中达到安保标准的不足30个,意味着同类安全事件存在重复发生的风险。 沙阿宣布的"全面调查"能否取得实效,从历史案例来看并不乐观,2023年德里大学爆炸案发生后,政府同样承诺彻查,但最终仅抓获3名基层涉案人员,幕后主使至今在逃。 核心问题在于印度官僚体系效率低下,部门间存在推诿现象:警方指责情报机构未提供预警,情报机构称军方未配合行动,军方则将责任归咎于内政部协调不力,导致调查最终不了了之。 客观而言,印度面临的反恐压力确实严峻,周边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区局势动荡,国内民族宗教矛盾复杂。 同为面临复杂安全环境的土耳其,通过建立"情报-警方-军方"联动机制,使恐怖袭击发生率下降60%。对印度而言,关键在于摒弃事件后的口号式表态与报复性行动,着力完善基层防控体系,将资源投入到关键环节。 截至发稿,德里警方已抓获5名嫌疑人,爆炸事件的影响仍在持续。资本市场方面,印度航空、酒店等板块股价出现下跌,外国游客预订量降幅达30%。 此次事件再次证明,恐怖主义面前不存在"大国例外",军事力量的强大无法弥补基层防控的薄弱。莫迪政府若不能正视反恐体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将导致"印度制造"光环之下,潜藏更多安全隐患。 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印度新德里汽车爆炸事件已致10人死亡 总理莫迪发文 2025年11月11日 06:38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