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1月11日,俄罗斯驻欧盟使团火力全开,公开谴责欧盟最新签证新政“充满歧视、毫无

11月11日,俄罗斯驻欧盟使团火力全开,公开谴责欧盟最新签证新政“充满歧视、毫无依据”,直接将这场跨国争议推向高潮!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11月7日欧盟正式落地的对俄签证新规:全面停止向俄罗斯公民发放多次入境申根签,今后俄公民赴欧必须为每一次行程单独申请单次签证,还得接受强化安全审查。 欧盟给出的理由是“防范潜在安全风险”,甚至关联到无人机干扰等事件,但始终没拿出实质性证据。 新政一实施,最受影响的就是普通俄罗斯民众。原本计划探亲、留学、商务出行的人全被打乱节奏,就算是有欧盟亲属的俄公民,也得满足严格条件才能申请长期签,多数人只能反复跑单次签流程。 俄方使团直言,这一政策不仅作废了数以万计的有效签证,还让2024年俄罗斯公民提交的60.6万份欧盟签证申请陷入混乱,完全违背人道主义精神。 更值得关注的是,俄欧人员往来早已大幅收缩。冲突前的2019年,欧盟还向俄公民发放400万份申根签,到2024年已骤降至45.92万份,暴跌超86%,如今新政更是雪上加霜。 而欧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意大利、法国等依赖旅游的国家相对宽松,东欧部分国家却近乎全面禁签,分歧明显。 此事在俄罗斯网友中引发热议,不少人直言:“西方不待见我们,就该和真正尊重我们的金砖国家、东南亚伙伴深化交流!” 一边是欧盟宣称的“安全防控”,一边是普通民众的出行权益,这场签证之争背后,实则是地缘博弈下的民生困境。 从国际法与欧盟自身宪章精神来看,欧盟对俄签证新政缺乏实质证据支撑,违背《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中人员往来承诺,涉嫌国籍歧视。 签证政策不应沦为地缘博弈工具,欧盟需恪守人道主义原则,避免将普通民众权益政治化。 欧盟收紧对俄签证看似是安全防控,实则加剧民间隔阂与内部分歧。 地缘冲突下,平民不应成为牺牲品,这种“一刀切”政策既损害俄欧民生与经济联系,也不利于地区局势缓和,各方需通过对话寻找平衡之道。 欧盟这波操作太不地道了,拿“安全风险”当借口,却拿不出证据,净折腾普通俄罗斯老百姓。 探亲、留学都受影响,哪有半分人道主义?西方不待见就不凑热脸,跟尊重自己的金砖、东南亚伙伴好好打交道,不比这强? 读者们,你们觉得呢?有不同看法的,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