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韩国华人表示,韩国人的工资是中国人的八倍,中国人有什么资格嘲笑韩国,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韩国人的工资确实是中国人的几倍,但达没达到八倍,这个还真不一定,毕竟现如今韩国人的平均工资大概就是1万多人民币,根本没有达到八倍,而且更重要的是韩国的物价是中国的几倍,难道这些韩国华人心里没点数吗? 说起中韩两国工资和生活成本的对比,总有那么些声音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尤其是那些在韩国打拼的华人,动不动就抛出“韩国工资是中国八倍,中国人没资格笑话韩国”这种论调。 听起来挺气人,但仔细扒拉扒拉数据,你会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韩国工资确实比中国高出一截,可八倍?那纯属吹牛。 拿2025年的最新数据来说,韩国最低时薪刚定在1.003万韩元,折合人民币53块多一小时,按每月209小时算,最低月薪也就209万韩元出头,大概1.15万人民币。 平均水平呢?根据2024年赴韩务工的实际薪资情况,制造业基本工资约1.07万人民币,算上加班能接近1.7万,即便是高技能工种,月薪也难超2.5万。 而中国这边,202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均工资已经达到1.03万,私营单位虽低些但也有5800多,要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熟练工月薪过万并不新鲜,专业技术人员月均更是能到1.23万。 这么一算,韩国平均工资顶多是中国的两三倍,跟“八倍”的说法差着十万八千里,不知道那些华人是拿韩国高管的工资跟中国刚毕业的应届生比,还是单纯不会算算术。 X平台上,韩国人自己吐槽时薪1万韩元以上还不满意,因为物价追着咬。 最近中国延长韩国免签,韩国人蜂拥来旅游消费,数据显示他们爱在中国花钱,因为这儿物价低,韩国挣钱中国花成真事儿。 有韩国游客在社交平台晒出账单,在青岛吃一顿海鲜大餐花了300多人民币,直呼在首尔同档次餐厅至少要花两倍钱,还特意买了十斤苹果带回去,说比韩国超市便宜一半多。这种用脚投票的行为,比那些华人的口头吹嘘实在多了。 平均时薪150人民币,在韩国买不起西瓜,在中国够吃好几顿。韩国的“午餐通胀”已经严重到让本地人崩溃,2024年在外就餐物价指数涨了3.1%,连续12年跑赢整体通胀。 在首尔和首都圈,想找53块钱以下的午餐都难,一碗泡菜汤饭要43块,五花肉套餐直接飙到102块,就连公司食堂的饭菜都涨了6.9%,创下24年来的最高纪录。 反观中国,一线城市的连锁快餐套餐普遍在20到30块,二三线城市15块就能吃顿饱饭,沙县小吃的飘香馄饨加蒸饺才12块,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那些华人吹八倍差距的,估计是忽略了这些现实,论坛里一堆人分享购物小票,韩国一升橙汁二十多人民币,中国五块钱;韩国一颗白菜要30块,中国三块钱就能买两颗; 更别说水果了,韩国超市里一个西瓜能卖到200多,在中国夏天十块钱就能抱走半个,难怪韩国人来中国旅游总要狂炫水果。 住房成本更是压得韩国人喘不过气,2024年10月首尔95平方米以下的公寓月租同比涨了7.2%,创下近十年新高,核心区一套小公寓月租轻松过万,要是想买房,首尔的房价均价折合人民币每平米4万多,比北京五环内还贵。 中国这边,除了北上广深核心区,大部分城市的月租都在3000到6000之间,三四线城市2000块就能租到不错的两居室。 最有意思的是,连韩国人自己都发现物价倒挂了,经常去日本出差的上班族说,韩国午餐价格已经是日本的两倍,以前总觉得日本物价高,现在才知道自己活在“高价牢笼”里。 再算笔实在账,韩国务工人员月薪1.7万看似不少,但扣掉房租5000、吃饭4000、日常开销3000,能存下的也就5000左右。 中国一线城市的上班族月薪1万,房租3000、吃饭2000、开销2000,同样能存3000,要是在二三线城市,月薪8000就能存下4000,实际储蓄差距更小。 更别提韩国的高利率和高汇率让进口商品价格飞涨,2024年农水产品价格涨了5.9%,电力煤气等生活必需品也在涨,钱缩水的速度比工资涨得还快。 就连在韩务工的中国人都吐槽,近几年工资没涨物价却飙升,能存下的钱越来越少,不少人都回来了,现在韩国工厂里东南亚劳工比中国人还多。 那些张口就来“八倍差距”的华人,要么是只看账面工资不看实际开销,要么就是故意选择性忽略。 毕竟数据不会说谎,韩国工资顶多是中国的两三倍,物价却普遍是中国的两三倍甚至更高,刨去生活成本,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根本没那么夸张。 要是真按八倍算,韩国人就不会组团来中国“扫货”,也不会有那么多本地人吐槽“工资跑不赢通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