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相机意外拍到,美军绝密核导弹测试,一枚相当于10个广岛 说出来可能没人信,这所谓的 “意外”,连三岁小孩都能看出破绽。AGM-181 是什么级别的宝贝?这是美军 2012 年就启动的 LRSO 项目核心产物,花了十几年研发,单枚成本高达 1333 万美元,专门用来替代老旧的 AGM-86B 巡航导弹。 之前美军把它藏得比家底还严实,连张清晰的设计图都没漏过,怎么偏偏赶上特朗普喊着要重启核试验,就被 “爱好者” 精准拍到完整实物?说白了,这哪是意外,分明是美军找了个 “托儿”,精心安排的 “公开表演”。 先说说这导弹有多吓人。报道里提了,它能挂 5000 吨到 15 万吨当量的核弹头,最大的 15 万吨是什么概念?1945 年扔在广岛的 “小男孩” 才 1.5 万吨,当场炸没了 14 万人,把整座城市变成焦土。 这枚 AGM-181 相当于 10 个 “小男孩” 捆在一起,要是真炸了,后果不堪设想。按照核爆炸的毁伤规律,15 万吨当量的核弹空爆,半径 2 公里内的人会被光辐射直接烧成焦炭,3 公里内的建筑会被冲击波夷为平地,放射性沾染能让周边区域几十年寸草不生。 更阴的是它的隐身设计,弹体用了多边形结构,涂着特殊隐身涂料,连发动机进气口都做了伪装,雷达反射面积只有 0.0001㎡,比一只麻雀还小,对手的防空系统根本没法提前预警。 光有狠弹还不够,得有能送它上门的 “坐骑”。这次曝光的 B-52H 就是老搭档了,这飞机虽说服役快 60 年,却是美军战略轰炸的 “常青树”,能挂着导弹在天上飞十几个小时。 但真正的杀招是还没正式列装的 B-21 隐形轰炸机,这玩意儿 2025 年 9 月刚完成第二架原型机首飞,隐身性能比 B-2 还强,能偷偷摸摸摸到对手家门口。 AGM-181 射程超过 2500 公里,再加上 B-21 的隐身突防能力,等于美军能在任何国家的防空圈外发动核打击,这威慑力确实够唬人。 美军费这么大劲演戏,核心目的就一个:秀肌肉给全世界看。就在这事儿前几天,特朗普刚在社交媒体上放话,说要重启核试验,还扯谎说 “中国五年内就能赶上美国核力量”。 虽然美国能源部长赶紧圆场,说只是 “系统测试” 不是核爆,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为扩充核武库造舆论。美军空军作为核威慑的重要一环,自然要跟上节奏 —— 你看,我们的新核导弹都造好了,随时能打,这就是给特朗普的 “投名状”。 可这戏演得实在不高明,反而暴露了美国的焦虑。这些年美军的核威慑有点 “力不从心”:老的 AGM-86B 导弹快到保质期了,B-2 轰炸机数量太少,“民兵 3” 洲际导弹更是超期服役,得用到 2050 年。 反观俄罗斯,“三位一体” 核力量早就更新换代,普京直接放话 “美国敢试验,俄罗斯就对等反制”。这种情况下,美军只能急着把没完全定型的 AGM-181 亮出来,想靠 “虚张声势” 稳住场面。 更危险的是,这种 “秀肌肉” 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虽然没正式生效,但禁止核试验早成了国际共识,美国这时候跳出来搞核威慑造势,等于撕开了核军备竞赛的口子。 要是其他核国家跟着学,都把自家核杀器拿出来炫耀,全球安全格局就得回到冷战时期的 “相互毁灭” 状态。而且 AGM-181 这种隐形核导弹,一旦部署到亚太或欧洲,必然会加剧地区紧张,到时候不是 “威慑” 别人,而是把自己拖进更大的麻烦。 有意思的是,美军越是想靠核力量撑场面,越显得底气不足。当年美国靠 1030 次核试验奠定核优势,现在只能靠 “爱好者拍照片” 来刷存在感,这对比本身就很讽刺。再说了,真有实力犯得着玩这种小伎俩?就像街头混混打架前先掏刀晃悠,看似凶狠,实则怕被人看出心虚。 说到底,这场 “意外曝光” 就是场自导自演的闹剧。美军想靠 10 个广岛当量的导弹吓唬人,却忘了核时代的规则:威慑的本质是平衡,不是挑衅。要是真把其他国家逼到墙角,就算有再多隐形导弹,也挡不住对等反制的风险。 这场闹剧的结局,恐怕不是美国如愿巩固了霸权,而是给自己招来了更多麻烦 —— 毕竟,秀肌肉的次数多了,总会遇到真敢接招的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