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怂了,急着做找补。当地时间11月10日,在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二次会议上,高市为其此前关于“存立危机事态”可能适用于“台湾有事”的言论进行澄清和“降温”,强调那只是一个“假设性回答”,并承诺未来将避免此类具体表述。 当地时间 11 月 10 日,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二次会议现场,高市早苗面对议员的质询,语气明显比此前缓和许多。她特意针对不久前引发争议的 “存立危机事态” 可能适用于 “台湾有事” 的言论作出澄清,反复强调那只是一个 “假设性回答”,还承诺未来会避免此类具体表述,这番 “找补” 的姿态,让现场不少人都感受到了她态度的转变。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此前高市早苗的一次公开表态。当时在相关讨论中,她提及日本的 “存立危机事态” 概念,并且将其与 “台湾有事” 联系起来,暗示该事态可能适用于后者。这番言论一出,立刻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要知道,日本的 “存立危机事态” 源自其相关安全保障法律,通常指日本面临严重安全威胁、国家存立受到威胁的特殊情况,以往更多与日本本土安全直接相关,将其与 “台湾有事” 关联,很容易引发对日本涉台立场的猜测,也让不少人对其言论的严谨性提出疑问。 在此次国会预算委员会会议上,有议员直接就此前的言论向高市早苗提问,追问其言论是否代表日本政府的一贯立场,是否意味着日本在涉台问题上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面对这样的质询,高市早苗先是明确表示,此前的发言只是针对 “最坏情况” 的假设性回应,并不代表日本政府的立场出现了改变,紧接着又补充说明,自己当时的表述符合日本政府历来的见解,所以不打算撤回之前的言论,但同时也做出承诺,今后会注意避免就具体案例发表类似的表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从时事通讯社的报道中能看到,高市早苗在回答过程中,多次调整措辞,试图在坚持 “符合政府历来见解” 和 “澄清争议” 之间找到平衡。 一方面,她不想完全否定自己此前的言论,所以强调 “符合历来见解” 且 “不撤回”;另一方面,面对外界的关注和质询,又不得不通过 “假设性回答” 的定性和 “未来避免具体表述” 的承诺来缓和争议,这种看似矛盾的表态,其实也反映出此前言论引发的压力。 毕竟,涉台问题本身就十分敏感,而日本作为周边国家,其相关表态不仅会影响地区局势,也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高市早苗此前的言论之所以引发热议,正是因为其触及了敏感的核心点。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日本政客第一次因涉台言论引发关注。此前就有部分日本政客在公开场合发表涉台不当言论,之后又因引发争议而进行解释或调整表述。 而日本的 “存立危机事态” 相关法律自出台以来,其适用范围和具体界定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地区安全局势复杂的背景下,任何将其与敏感议题关联的言论,都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高市早苗此次选择在国会这样正式的场合进行澄清和 “找补”,也从侧面说明此前的言论确实带来了一定的舆论压力,需要通过官方场合的表态来稳定局面,减少误解。 此次高市早苗的澄清,既没有完全推翻自己此前的说法,又通过 “假设性” 和 “避免具体表述” 的承诺来降低争议,这样的处理方式也让外界对日本未来的涉台表态有了更多观察点。 毕竟,承诺 “避免具体表述” 能否真正落实,后续日本在涉台问题上的实际立场是否会有变化,都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