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尔班骗骗别人也就罢了,别到最后连自己也忘了就行。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白宫方面表示给予匈牙利油气制裁的豁免仅1年,并非欧尔班说的无限期,而且匈牙利承诺按价值约6亿美元的合同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 最近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可是出了个大糗,本来去白宫见了特朗普,回来吹自己拿到了天大的好处,结果转头就被白宫戳穿了底,场面尴尬得不行。 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骗骗国内老百姓捞点政治资本也就算了,可把白宫当空气,转头就篡改会谈结果,这操作实在是有点玩火自焚的意思。 咱先捋捋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就在11月7号,欧尔班兴高采烈地跑到白宫和特朗普会面,这可是特朗普今年重返白宫后,两人第一次正式双边会晤,之前欧尔班都跑了三趟海湖庄园了,关系看着确实够铁。 会谈结束后,欧尔班立马开了记者会,那叫一个意气风发,说匈牙利通过“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和“友谊”输油管道进口俄罗斯能源,已经拿到了美国的“完全豁免”,而且是“没有任何时间限制”的。 这话听着多提气啊,要知道匈牙利可是个内陆国家,没港口没海岸线,能源供应几乎被俄罗斯掐着脖子,2024年的数据显示,74%的天然气和86%的石油都得从俄罗斯买,要是被美国制裁断了供,老百姓过冬都成问题。欧尔班这话一放出来,不明真相的匈牙利民众肯定觉得总理本事大,为国家保住了能源生命线。 可白宫那边转头就给了他一记闷棍。没过多久,就有美国官员偷偷跟媒体透露,说匈牙利那豁免根本不是无限期的,就一年期限,而且还有个附加条件——匈牙利得买价值6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 这消息一出,欧尔班之前吹的牛就全露馅了。更有意思的是,欧尔班自己开记者会的时候,压根没提买美国液化天然气这事儿,只字未提这6亿美元的支出,合着只捡好听的跟国内说,不好听的全藏起来了。 其实欧尔班这么干,说白了就是为了明年的选举。 作为一个从政多年的老政客,他比谁都清楚能源价格对老百姓的影响,要是美国真制裁了匈牙利的俄能源进口,天然气和油价一涨,老百姓肯定骂街,他那选举票仓就得松动。 所以这次去白宫,他特意跟特朗普“诉苦”,说匈牙利没港口,换能源供应商根本不现实,这不是政治立场问题,是生存问题。 特朗普也给面子,说理解匈牙利的难处,这话让欧尔班抓到了把柄,回来就往大了吹,把“理解”变成了“无限期豁免”,把“有条件”说成了“无条件”。 可他忘了,白宫不是他家开的,这种涉及制裁豁免的大事,不可能凭他一张嘴就随便改说法。而且美国愿意给这一年豁免,本身就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方面是想拉拢欧尔班这个欧盟里的“亲美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推销自己的液化天然气。 要知道美国这些年一直想抢占欧洲的能源市场,之前就跟不少欧洲国家签了液化天然气合同,这次拿豁免当筹码,让匈牙利买6亿美元的气,算盘打得精着呢。 欧尔班倒好,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把美国的核心诉求给隐去了,相当于只拿了人家的“好处”,却不想让国内知道付出的代价。 更要命的是,他这一骗,不光骗了老百姓,可能还会坑了整个国家。匈牙利现在74%的天然气都来自俄罗斯,短时间内想换供应商谈何容易? 美国给的这一年豁免,说白了就是给个缓冲期,让匈牙利慢慢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可欧尔班却对外宣称是“无限期”,这就给国内传递了错误信号,企业和政府可能就不会急着去找新的能源来源。 等到一年后豁免到期了,要是还没找到替代供应商,要么就得硬着头皮接受美国更高价的液化天然气,要么就可能被美国制裁,到时候天然气断供都有可能。到那时候,老百姓冬天没暖气,工厂因为缺能停工,失业率飙升,这笔账最后还得算到欧尔班头上。 其实欧尔班也不是没做过能源多元化的尝试,之前还跟法国签了长期液化天然气供应合同,他自己也说要“三条腿走路”,用俄罗斯、法国和美国的燃料。 可问题是,液化天然气运输需要港口和接收站,匈牙利作为内陆国,得借道其他国家的港口,运输成本本来就高,而且法国和美国的气价都比俄罗斯的贵,一旦大量进口,能源成本肯定会上涨,最后还是得老百姓买单。可这些现实的困难,欧尔班在吹牛的时候全不提,只说自己拿到了豁免,却不说未来要付出的代价。 现在俄罗斯媒体已经把这事儿捅出来了,白宫的说法也摆在哪儿,欧尔班再想抵赖也没用了。有网友就调侃,说他这是“骗别人一时爽,骗自己火葬场”。 本来要是老实跟国内说清楚,“我们争取到了一年豁免,同时要买点美国天然气,接下来会慢慢找新供应商”,老百姓说不定还能理解,毕竟能源安全是大事。 可他偏要搞这种“报喜不报忧”的套路,把复杂的外交博弈说成是自己的“单方面胜利”,一旦未来出现能源危机,他的政治信誉就会彻底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