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乌克兰传来新消息 2025年11月10日,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当地时间9日表示,由于俄罗斯持续对乌能源设施发动袭击,乌克兰多数地区将在11月11日实行全天限电措施。该公司通报称,限电计划将从0时持续至23时59分,工业用户的用电功率也将在同一时间段受到限制。乌政府同时呼吁民众在有电时段节约用电。 基辅的夜幕降临得格外早。当最后一片晚霞消失在地平线,整座城市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有零星几扇窗户透出微弱的烛光,像散落在黑色绒布上的碎钻。主妇们趁着天光未完全消失前匆忙准备晚餐,孩子们在昏暗的烛光下写作业——这就是2025年冬天乌克兰的日常图景。 能源设施在导弹袭击中化作废墟,输电线像被扯断的琴弦垂落在雪地里。第聂伯河畔的发电站去年还在为半个国家输送光明,如今只剩扭曲的钢架在寒风中呜咽。那些控制室的仪表盘永远定格在遭受攻击的时刻,红色的数字仿佛未干的血迹。 医院的备用发电机发出沉重的喘息。手术室的无影灯忽明忽暗,医生们在手机照明下完成最后一台急诊手术。新生儿监护室里,早产儿们被裹在锡箔保温毯中,护士们轮流用体温温暖着恒温箱。这些诞生在战火中的生命,第一眼看见的不是温暖的灯光,而是手电筒晃动的光柱。 乡村的面包坊在凌晨三点开工。工人们借着星光揉面团,赶在天亮前把新鲜面包送进烤炉。他们发明了用木柴加热的土制烤箱,烤出来的面包总带着淡淡的烟熏味。这种味道将成为这个时代孩子们最深刻的童年记忆,就像空袭警报声会成为他们最熟悉的摇篮曲。 城市的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全部熄灭。交警在寒风中指挥交通,手套破洞处露出冻得发紫的手指。没有红绿灯的街道反而变得异常有序,司机们互相礼让,仿佛黑暗唤醒了人们心中最后的光明。这种默契比任何交通规则都更令人动容,也更令人心碎。 图书馆里,老人们围坐在应急灯旁朗读诗歌。普希金的诗句在昏黄的光晕中流淌,仿佛在用文明的火种对抗野蛮的破坏。书架在导弹冲击波中倾倒,书籍散落一地,有人细心地将它们按作者姓氏首字母重新排列——这是知识分子们最后的倔强。 防空洞里,音乐老师用手风琴演奏《月光曲》。孩子们靠在一起安静聆听,睫毛在脸颊投下细碎的阴影。某个瞬间,炮火声与琴声奇异地交织,构成这个冬天最悲伤的二重奏。琴箱开合带起的气流,吹动了小女孩鬓角散落的金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