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津云锋声丨让扰民的电梯广告“禁言”,不能只靠“魔法打败魔法”

我们期待更明确的规定、更细致的管理能够有效规范电梯广告。届时,也就无需用一把钥匙把广告屏“禁言”了。

近日,一名大学生在网上发布视频,称自己购买了一把电梯广告“通用钥匙”,一口气关停100多个小区楼宇电梯广告,相关视频引发热议。当事人孔同学向媒体表示,这实际上是他的一门课程作业,以行为艺术的形式呈现,呼吁还居民以安静。

手持“通用钥匙”关闭扰民的电梯广告,这出剑走偏锋的行为艺术,称得上“以魔法打败魔法”。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支持,认为这位同学“做了很多人都想做的事”,称其为“电梯侠”。

不过,维权需要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孔同学的做法虽然引起一片叫好,但广告设施通常为物业或广告公司财产,未经授权关闭或在关闭过程中造成损坏是有法律风险的,这一点应当注意。

事实上,很多人苦电梯广告久矣。从“牛皮癣”小广告到醒目夸张的图文海报,再到如今的声光电组合屏幕,人们在电梯这个封闭场所避无可避,甚至一部电梯里能出现三面广告屏,持续宣示“声音霸权”。当“魔性洗脑”成了标配,“循环轰炸”变为常态,噪音超标、无法跳过的电梯广告,已然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困扰。

电梯广告让人厌烦的“洗脑营销”模式,恰恰是部分商家眼中的“流量密码”。基于“短时间强记忆”的传播逻辑,电梯广告往往不需深度创意,塞几句重复口号、大声播几段视频,就能在十几秒时间内完成“强行植入”,达到低成本、高覆盖的效果。

有些广告商美其名曰“重复的艺术”,物业公司或许还会因广告位收益而洋洋自得。但他们更应当明白,小区楼宇是公共空间,电梯内部可以放广告,但不该有“霸权”;商业品牌可以发声,但不能“轰炸”。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小区物业用房及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物业企业利用这些房屋、设施设备进行营利性经营活动,如在电梯和大门等处设置商业广告或将物业用房出租、将公共建筑挪作他用等重大事项应由业主共同决定。

这意味着,电梯是业主共有的,投放广告须经过业主同意,收益也该归全体业主所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小区恐怕不多,许多业主既承受着噪音污染,又不清楚这部分收益流向何处。

对于扰民的电梯广告,究竟该怎么办?首先,物业公司的经营行为应做到依法依规,电梯广告的投放须经过业主大会表决并征得多数同意,广告收益也应公开透明。同时,小区业主并非求助无门,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可以向所在辖区的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房管局进行投诉。

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地方已经尝试出台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电梯广告管理。比如,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近期回复网友建言称,将认真研究市民提出的住宅电梯广告静音建议,推动《电梯广告投放管理规范》的修订和实施。我们期待更明确的规定、更细致的管理能够有效规范电梯广告。届时,也就无需用一把钥匙把广告屏“禁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