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武汉光谷“伙伴工程”两月报捷 破解融资难题120家“科技种苗”入库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刘倩雯

启动运行两个多月,光谷科创金融“伙伴工程”交出了首张亮眼的进度单。120家企业入库成为“科技种苗”、首批14家企业获得“伙伴贷”资金支持,并成功落地三单认股权协议。这一创新举措,正为光谷破解初创期“硬科技”企业融资难、首贷难的困境。

光谷科技担保公司作为运营单位介绍,“伙伴工程的核心是把‘政府信用、银行贷款、股权资本、平台服务’打包成标准化工具箱,面向早期硬科技项目开放,既让银行敢贷、股权敢投,也让企业值钱。”目前首期为至少400家科技种苗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靶向“零营收”硬科技

对于科技创新而言,从“0到1”的跨越往往是最艰难的一步。在光谷,活跃着大量“硬科技”初创企业,它们是区域创新的源头活水。此次“伙伴工程”首批入库的120家企业,便呈现出典型的“初创期、硬科技、重人才”特征,平均成立时间仅1.8年。

然而,这些企业也面临着共同的困境:多数缺少可供抵押的重资产,尚未形成规模化销售,甚至处于“零营收”状态。在传统信贷体系中,它们因其高风险、高不确定性,往往被视为银行资金的“禁区”,“首贷难”成为它们成长路上的第一只“拦路虎”。

为破此局,光谷创新推出科创金融“伙伴工程”。该工程的核心,是“联盟”与“合力”。光谷联合了湖北银行、种苗基金、人保财险、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多家银行、投资、保险及新型研发机构,共同成立了“东湖高新区科创金融种苗伙伴联盟”。

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录,而是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生态系统。联盟的成立,旨在合力为从“0到1”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伙伴工程”的核心就是把“政府信用、银行贷款、股权资本、平台服务”打包成一个标准化的金融工具箱,面向所有早期硬科技项目开放。”

“贷+投+保”组合拳精准滴灌

“伙伴工程”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是单一的贷款产品,而是一套“贷、投、保”联动的组合拳,精准滴灌“科技种苗”。

目前,“伙伴工程”已推出“种苗伙伴贷”专属产品,贷款额度最高1000万元,利率低至LPR-50BP起;开发了种苗企业研发险、创业失败险等定制化保险;打造了“政策性种苗基金+三只国企天使基金+市场化种子基金”即“1+3+N”投资服务体系,并对入库种苗企业的债、股、保服务均配有支持政策,形成伙伴贷、伙伴投、伙伴保服务组合拳。光谷八个产业园区均已设立“伙伴工程”工作站。

武汉法博特公司刚刚获得了来自光谷科创金融“伙伴工程”的500万元授信,企业联合创始人王超说:“公司是典型的初创科技企业,专注移动作业机器人操纵系统研发,获取资金是成立后一直面临的难题,刚签下上海商飞近800万元的订单,急需资金周转。这笔贷款帮了大忙。”

目前,“伙伴工程”已在光谷八个主要产业园区设立了工作站,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随着首批120家“科技种苗”的入库和14家企业的获益,光谷科创金融的“试验田”已结出首批硕果。按计划,该工程首期将为至少400家科技种苗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一个充满活力的科创金融生态正在光谷加速形成。

东湖高新区持续推动机构集聚、产品创新、服务优化,完善普惠性的科创金融支撑,获批全国首个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集聚科技支行、科技证券、科技保险、基金等科技金融机构1100余家、私募基金管理人176家,设立各类基金超70支,基金净值约占湖北全省的50%,已形成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权融资链和债券融资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