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最近刷到梅德韦杰夫又放狠话了,说要是他们那边打输了,就用核弹去炸四个国家,到时候弄不好整个世界都得跟着完蛋。 他还明说,要动用战略核武器打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毛。 但仔细想想,这肯定不是他一时脑热随便说的,更像是早就盘算好的,专门用来搅乱人心的手段。 先说说欧洲这边,梅德韦杰夫这话一出来,欧洲国家估计都得慌。就拿德国来说,它可是欧洲的经济支柱,之前给乌克兰援助特别大方,像“爱国者”系统、豹2坦克这些厉害装备,说给就给。 可德国离俄罗斯近啊,真要是爆发核冲突,德国绝对是首当其冲。现在德国国内本来就有不少人反对掺和这场仗,街头时不时就有几万人抗议,喊着别再给乌克兰送武器了。 梅德韦杰夫这狠话一放,可不就给那些反战的人添了底气嘛,以后德国再想给乌克兰掏钱送装备,肯定得先掂量掂量,毕竟谁也不想自家门口悬着个“核弹定时炸弹”。 再看英国,那更是援乌的急脾气,不光第一个给乌克兰送“风暴阴影”这种能打很远的大杀器,还打算派军事顾问去,甚至要建训练中心。 这操作在俄罗斯看来,估计是有点“过火”了。所以梅德韦杰夫直接点名警告,把英国的这些行为从“援助”说成是“下场参战”,这明摆着是给其他欧洲国家划红线呢。 要是谁学英国这么激进,就得做好付出大代价的准备,不管是经济上受损失,还是战略上陷入被动,都得自己扛着。 而且梅德韦杰夫这话,不只是为了吓唬人,更像是在战场上偷偷划了好几条“核红线”,就想限制西方介入的程度。 第一条红线就是武器的“档次”,像美国那个“乌克兰安全保障法案”里提到的F-16战斗机和一体化防空系统。 在俄罗斯眼里,这可不是简单给乌克兰升级装备,而是想把这场仗变成西方和俄罗斯的“深度绑定战”,所以才用核威慑来警告,不让西方随便送这些能改变战局的武器。 第二条红线是介入的“身份”,英国派顾问去指导战术,在俄罗斯看来,这已经踩了“直接冲突”的底线,把西方的行动和普京定的核反击条款挂上了钩。 最关键的红线其实是“输赢”,之前2024年春天,乌军在顿巴斯反攻的时候,俄军一天就伤亡超过五百人,从那之后,梅德韦杰夫说核威慑的调子就明显高了,意思很清楚:乌克兰可以抵抗,但绝对不能赢,一旦俄罗斯打输了,那核弹可能真就派上用场了。 梅德韦杰夫这“强硬派”的角色也挺耐人寻味,对内对外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对内来说,俄军现在伤亡不小,经济也挺紧张,老百姓心里肯定不踏实,他这番狠话一放,能让大家觉得“咱们还有终极王牌没出”,稳住人心。 对外呢,他就成了“唱黑脸”的,普京偶尔还会放放想谈判的风声,他就负责在旁边喊打喊杀,甚至搬出苏联的“死亡之手”系统,弄得好像这事儿真能成真一样。 这么一拉一扯,西方在给乌克兰援助的时候,就不得不放慢脚步,毕竟谁也摸不准俄罗斯到底会不会真的按下核按钮。 更有意思的是克里姆林宫的态度,官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核政策是普京说了算。这其实就说明,梅德韦杰夫就是个被授权发言的人,真要是出了什么岔子,俄罗斯随时能和他“切割”,把责任推到他身上。 说到底,梅德韦杰夫这核威胁,并不是战争要失控的信号,而是俄罗斯在常规战场上没那么大优势的时候,想通过这种方式争取更多战略空间。 可这种做法太危险了,就像在悬崖边上走钢丝,虽然可能暂时达到目的,但却在一点点破坏全球安全的共识,把所有人都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毕竟一旦真的动用核武器,后果不堪设想,不光是那四个被瞄准的国家,整个世界都得跟着遭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