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台湾地区,长期阻碍中国统一就是马英九。这个人非常之狡猾!在他担任领导人期间,从美

台湾地区,长期阻碍中国统一就是马英九。这个人非常之狡猾!在他担任领导人期间,从美国购买军火从没有中断过,投资企业近20年从中国大陆赚取了数千亿的好处! 嘴上喊着“两岸和平”,行动上却疯狂对美军购;卸任后标榜“反对台独”,执政时却给两岸融合埋下无数暗雷。 马英九的“狡猾”从来都是藏在“两岸和平”的话术里,却在实际行动中把分裂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他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八年里,嘴上挂着“不独不统不武”的幌子,背地里却把对美军购的金额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硬生生把“和平”口号变成了军火订单的遮羞布。 根据统计,他任内对美军购总额超过201亿3000万美元,这个数字不仅远超陈水扁时期的84亿余美元,就连执政12年的李登辉也才162亿余美元,算下来他平均每年要花25亿1000万美元买美国武器,比前两任的年均花费加起来还多。 讽刺的是,这些军购项目全是实打实的进攻性装备,2008年刚上任就敲定64亿美元大单,一口气买下30架AH-64D阿帕奇攻击直升机、330枚爱国者三型导弹,还有“标枪”“鱼叉”等各类精准打击武器; 2010年又是64亿美元,60架黑鹰直升机、鹗级海岸猎雷舰接连入账,2011年还花58亿多美元给145架F-16A/B战机升级,把台湾变成了美国军火商的“提款机”。 就在疯狂砸钱买武器的同时,马英九又心安理得地领着台湾企业啃食大陆的红利蛋糕,这算盘打得能响遍海峡两岸。 他执政期间恰逢两岸交流升温,大陆出于同胞情谊推出一系列惠台政策,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生效让台企享尽关税优惠,从电子元件到农产品一路绿灯进入大陆市场。 光是马英九家族关联的企业,在大陆近20年的投资里就卷走了数千亿利润,更别提整个台湾制造业借着这股东风赚得盆满钵满。 但他从没想过把这份红利转化为两岸融合的动力,反而把“维持现状”包装成政治筹码,一边拿着大陆给的实惠巩固支持率,一边用从大陆赚的钱去买美国武器,形成了“大陆喂饭、美国递枪”的荒诞循环,把台湾民众当成了两头讨好的垫脚石。 最隐蔽的是他埋下的分裂暗雷,比直白的“台独”更具迷惑性,堪称“温水煮青蛙”的典型操作。 陈水扁时期的“台独教科书”贻害无穷,可马英九执政八年愣是没做任何拨乱反正,放任那些扭曲历史、割裂两岸的内容在校园里流传,让一代台湾青少年在错误认知里成长。 他嘴上说“反对台独”,却搞出“三不政策”的模糊地带,既不推进统一进程,也不彻底遏制“台独”萌芽,反而让“隐性台独”在教育、文化领域悄悄蔓延。 讽刺的是,他卸任后频频访问大陆,对着青年学子吟诵《江雪》,大谈“两岸交流融化冰雪”,还点名批评所谓“破坏两岸关系的人”。 可转头就抛出“和平民主统一”的幌子,给统一加上“尊重台湾民众意愿”的前提,完全无视大陆14亿人的共同意志,甚至暗戳戳兜售“邦联制”的幻想,这一套前后矛盾的戏码,把“两面派”的本质暴露得淋漓尽致。 对比大陆的真心实意,马英九的虚伪就更显眼了。大陆这边忙着推台胞征信系统、给台胞房贷便利,把金门供水工程建成“民心工程”,用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拉近距离。 马英九那边却在军事上筑牢壁垒,在思想上埋下分裂种子,表面同意两岸通邮通航,实则在政策上设置各种隐性障碍,生怕两岸真正融合。 他心里打得清楚,“不统”能保住自己的政治筹码,“不独”能规避风险,“收割红利”能巩固利益,至于台湾民众的长远未来,不过是他博弈中的棋子。 这种把个人政治利益凌驾于民族大义之上的操作,比直白的“台独”更可恨,因为它披着“和平”的外衣,更容易误导人心,延缓统一进程。 说到底,马英九的所有算计都是围绕自身利益打转,既不想承担“台独”的骂名与风险,又不愿放弃分裂带来的政治资本,更舍不得大陆市场的真金白银。 他用八年时间演示了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边把“两岸和平”挂在嘴边骗选票,一边用200多亿美元军购讨好美国,一边靠大陆红利塞满腰包,最后留下一堆分裂隐患拍拍屁股走人,还想在卸任后扮演“和平使者”。 可历史终究是清醒的,那些一边吃着祖国红利、一边砸着祖国根基的小动作,迟早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