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备受瞩目的“罗马罗马:从奥林匹斯到卡皮托利”古罗马艺术大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正式启幕,标志着今冬明春申城又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盛事拉开帷幕。11月11日,展览将正式对公众开放。“目前,秒杀票、早鸟票等门票总计已经卖出了10万张,期待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来看展。”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说。
“罗马罗马”大展由世博会博物馆携手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联合打造。本次展览的131件(套)珍贵藏品均来自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该馆馆藏超400万件,古典雕塑收藏规模仅次于大英博物馆,此次展出的更是其馆藏精华。展品涵盖雕塑、陶器、玻璃器、宝石、石棺浮雕等多元品类,绝大多数为首次亮相上海。

展览通过“众神的传说”“帝国的荣耀”“生活的盛宴”三大主题篇章,全景呈现古罗马从神话到帝国再到世俗生活的完整脉络。其中,“众神的传说”单元聚焦古希腊、古罗马神祇雕塑群像,2米左右的天神宙斯(朱庇特)雕像、波塞冬(尼普顿)半身头像等近20件大型神像,揭示古罗马人对古希腊神话的“创造性转化”。“帝国的荣耀”单元直观呈现古罗马从城邦崛起为世界性帝国的壮阔进程,包括奥古斯都皇帝半身像等在内的26件罗马皇帝贵族半身像。在“生活的盛宴”单元,石棺浮雕艺术、精美玻璃杯、马赛克壁画、宝石等展品,将鲜活还原罗马帝国盛极一时的日常图景。

走进展厅,2.27米高的宙斯(朱庇特)雕像是观众看到的第一件重要藏品。雕像以一种对立平衡的姿态站立,左臂举起,右侧的鹰是他的另一个特征。在历史上,罗马神话在吸收希腊神话核心神祇体系、故事框架的基础上,对神祇进行本土化改造,并融入罗马自身的宗教信仰、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形成同源异流的神话体系。策展人孙怡介绍,为了便于观众理解,此次展览的所有神祇,均同时标注希腊神名与罗马神名,比如宙斯对应朱庇特、雅典娜对应密涅瓦等。

“为了还原神话中众神的呈现方式——朱庇特作为核心,麾下主要神祇环绕其周,象征着对世界的掌控。我们在展厅中央设置了一个环形展区。在这些神祇雕像后面,有一个个独立的小房间,比如雅典娜、阿波罗,还有狄俄尼索斯,他的房间里展示着酒、食物相关元素,装饰得格外奢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藏品管理负责人克莱尔·路易斯·塞德格威克介绍,此次挑选展品的标准,“一是展品能否讲述众神本身的故事,以及这些神祇对罗马人日常生活的意义;二是馆藏展品的可调配情况,三是展品的保存情况以及它们是否适合长途运输”。

展厅中有一尊约瑟夫·韦尔德1959年捐赠的古希腊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狄安娜)的雕像。这尊雕像由卡洛·阿尔巴奇尼制作,文物保护员已经鉴定出127件不同的大理石碎片被用于制作这尊雕像。“它能被运到这里格外不易,可以想象的是,一件曾碎成这么多片的文物,每次移动都必须格外谨慎,更需要全程严格把控运输和搬运方式。”克莱尔·路易斯·塞德格威克说。
为了迎接展览开幕,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专家玛丽莎·普兰德尔特意穿了一身旗袍。她介绍:“修复工作自2017年开始启动,当初多数藏品自捐赠给博物馆后,就从未再经历过任何修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修复过程中,既处理好一些脆弱敏感的部位,又不损害雕塑的本真性。为此,我们采用符合伦理实践且环保的修复工艺与产品,极力避免使用过往可能会破坏罗马大理石原始包浆和结构的粗暴性处理方式。”

在此次展览中,观众还可以看到图拉真皇帝、哈德良皇帝、马可·奥勒留皇帝等罗马统治者的半身像。其中,哈德良是第一位留胡子的罗马皇帝,现场展出的半身像所雕刻的卷曲发型和浓密胡须是典型的哈德良皇帝风格。在位期间,他修建了著名的哈德良长城、罗马万神殿以及蒂沃利别墅,此次展览中展出的许多雕像都来自这个别墅。“对于国内的观众,尤其是上海观众来说,他们对希腊、罗马的雕塑一点都不陌生。但往往大家更了解希腊,现在是时候多了解一些罗马了。”展览学术主持郭长刚告诉记者,他最推荐的藏品便是罗马“五贤帝”雕像,“从图拉真、哈德良到马可·奥勒留,那时候的国家治理也充满了智慧。看这个展的时候,观众既可以欣赏精美的雕像,了解罗马的历史、生活,也可以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挖掘‘五贤帝’背后的治理智慧、治理经验。”

“罗马罗马:从奥林匹斯到卡皮托利”古罗马艺术大展的展期将持续至2026年5月5日。展期内将陆续推出系列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在互动中深化对古罗马文明的理解。展览限定周边将同步上线,为观众提供将“古罗马记忆”带回家的机会。同时,还拟与锦江旅游联手,推出更多文旅结合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