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4000点踩脚下?市场又“发神经”,咱得稳住! 今天老登股集体发力,指数又轻松

4000点踩脚下?市场又“发神经”,咱得稳住! 今天老登股集体发力,指数又轻松把4000点踩在脚下,小登股除了存储芯片等少部分表现亮丽之外,基本上被全线吊打,由于散户持仓基本在大科技上,所以今天对散户变来说很难受。截止到今天4000点至少杀了四个回马枪了,面对今天的放量拉升,投资者最大疑问是这次会不会站稳4000点呢? 说实话,看到4000点,心里波动肯定有,但盘前还是有预期的,但却不敢明确的表示。只是说站上4000点也没有超预期,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因为周末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CPI和PPI数据,这两个数据都是向好的,都在印证经济复苏的预期进一步强化。关键是CPI数据出现了转折,连续几个月同比负增长之后,10月同比增长了0.2%,至于拐点是否立不敢有定论,但至少是短期的拐点。 那么意味着今天大消费反弹的概率就很大,大消费板块一旦反弹,指数向上反弹基本就稳了,当然万一其它板块再砸盘呢。但由于PPI跌幅是收窄,这是驱动今天整体向好的关键。 当然许多人现在还是不相信消费会复苏,所谓消费复苏是“白日做梦”、“消费能起来母猪上树”之类的观点,但短线数据向好是不争的事实,至少短线漂亮的数据会给市场注入反弹的动能。 我发现啊,咱这个市场很多时候真像个“情绪放大器”和“后视镜玩家”: 前面涨了: 管它三七二十一,使劲儿吹!“赛道无敌”、“未来已来”、“估值重塑”。好像这股票/板块以后就只能涨不会跌了,完全不管是不是已经透支了未来好几年的预期,泡沫吹得老高。 前面跌了: 那就惨了,恨不得踩进泥里!“逻辑证伪”、“行业黄昏”、“一文不值”、“踩到狗屎”。跌的时候,所有缺点都被无限放大,仿佛它从来就没好过,一点优点都没了。 这种极端思维,简直是投资大忌啊! 这让我想起行为金融学里一个经典概念:过度反应理论和 羊群效应。简单说就是: 利好一出来(或者涨起来后),大家容易过度乐观,情绪上头,疯狂追入,把价格推得远超其合理价值(内在价值)。 利空一出来(或者跌下来后),大家又容易过度悲观,恐慌抛售,把价格砸得远低于其合理价值。 为啥会这样?一个是人性,追涨怕踏空,杀跌怕深套。另一个就是“后视镜”思维作祟,拿过去的结果(涨跌)直接当证据,证明未来的方向。涨了就是“一直对”,跌了就是“一直错”。这逻辑压根儿就不成立嘛!股价只是“市场先生”情绪化的短期报价,短期来看它就是个“投票机”,不是“称重机”(格雷厄姆大佬的比喻)。 回到看好消费复苏这事儿。分析逻辑对不对,需要时间验证,也需要更多数据支撑。市场意见有分歧很正常。但那种“涨了就神吹,跌了就往死里踩”的评论,恰恰暴露了他们可能缺乏对基本面、估值、周期这些核心要素的冷静分析,更多是被短期情绪和股价波动牵着鼻子走。 今天4000点冲上去了,热闹是真热闹。但作为经历过几轮市场起伏的“老韭菜”,我更想提醒自己: 别被短期情绪和极端言论带沟里。 无论是欢呼雀跃还是冷嘲热讽,保持独立思考是王道。 回归本源。 看行业趋势、看公司质地、看估值水位。消费复苏的逻辑能不能成立?最终要拿真金白银的财报数据、消费信心指数等客观指标来说话,而不是股价一时的涨跌。 尊重周期。 万物皆周期,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也可能修复。关键是位置和预期差。 4000点只是个整数关口。 站上去不等于一劳永逸,掉下来也不意味着世界末日。指数点位本身并不“生产”价值,价值在企业自身。 所以啊,看好消费也好,怀疑消费也罢,有理有据、冷静分析,远比那种跟着股价波动摇摆的“墙头草”言论有意义得多。这次4000点能不能踩稳?谁知道呢!市场明天心情咋样,咱也猜不准。重要的是咱自己的节奏和判断框架别乱,别被这市场的“极端病”传染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