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一位住了五年多的女租客要退租,房东上门去收房,以为住了这么久,肯定要花大价钱翻新,还要费时打扫,没想到推开门,直接被感动哭了。 “这真是我租出去五年的房子?”金女士站在门口,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当她推开那扇熟悉的门,预期中的战场没有出现,没有堆积如山的垃圾,没有油腻的厨房,没有划痕累累的家具。相反,阳光透过一尘不染的窗户洒进来,在地板上映出光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很清爽的味道。她下意识地摸了摸玄关的柜子,手指竟然拿没有沾到一丝灰尘。 在浙江金华横店,租客王女士退租时交还的这套房子,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肯定是摆拍吧?”毕竟在大家的认知里,租客与房东的关系,常常伴随着押金纠纷、房屋损坏、互相猜忌的负面新闻。 但王女士用了五年时间,默默改写了这个剧本。 她不是只在退租前临时抱佛脚,厨房的瓷砖接缝处是白的,抽油烟机的滤网能看到原有的金属色,所有家具表面都细心地垫着定制玻璃。最让人惊叹的是墙面,住了五年,竟然找不到一道明显的划痕或污渍,至于她直接被感动哭了。 “我就是正常住,平时比较爱干净。”王女士的解释朴实得让人意外。她把这种维护当成一种习惯,而非任务。“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这句流行语在她这里,不是朋友圈的配文,而是日复一日的实践。 而这个故事更温暖的地方在于,这份善意是双向的。 房东金女士在采访中说:“她每次都是提前半个月交租,从来不用我催。”这句话背后,是一个租客五年如一日的守信,和一个房东五年未曾说出口的感激。 信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金女士曾为了不打扰王女士居住,拒绝了他人买房的请求;而在王女士因工作变动需要提前退租时,尽管合同规定可以不退押金,金女士依然主动退还了半个月租金。 这让不少网友都想起了自己的租房经历。退租时,和房东拿着清单,为墙上一个微不足道的钉眼争论不休。双方都把对方想象成了最糟糕的样子,房东觉得租客一定会破坏房屋,租客觉得房东一定会克扣押金。这种预先的敌意,让原本简单的交易变得复杂。 而金女士和王女士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年人的世界最珍贵的,不是精明算计,而是那份“不辜负”。你不辜负我的信任,我不辜负你的托付。 仔细想想,王女士所做的,其实都是最基本的本分:按时交租、爱护房屋、干净整洁。可为什么这样本该正常的事,却成了感动无数人的新闻? 因为这恰恰反映了当下租赁关系中稀缺的品质:责任感。不是对自己的东西才珍惜,对别人的东西也同等对待;不是有人监督才做好,独处时依然自律。 王女士的行为,也恰恰体现了,她维护的不仅是一套房子,更是自己五年时光的尊严。她在告诉每个人:我如何对待居住的空间,就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 也许,最美好的房东和租客就该是:我提供舒适的空间,你回报用心的维护;我给予你安宁,你回馈我尊重。而不是,房东总想多赚点,租客总觉得不值。 信源: 青岛新闻网2025-11-06——浙江"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 房东落泪:像失恋 文|一阳 编辑|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