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制裁我,我就越反华!”今年3月,百万粉丝的女网红于国外屡屡诋毁中国,受出入境管控,全家被殃及,谁知她竟声称要变本加厉地“反华”。 那个在海外有上百万粉丝、整天喊着“反抗”的周君红,没等来她想象中那种“英雄式”的光环,反倒在直播里哭着跟网友要回家的机票。 这一幕看下来,算是把她之前精心编的那出虚拟大戏,彻底画上了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句号。 说起来,她这故事打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所谓的“政治觉醒”,说白了就是自己日子过砸了,想编个说法给自己找补,到最后还把这事儿当成了能赚钱的生意。 其实在周君红扯着“反抗”的大旗之前,她现实里的日子就已经快撑不住了。她是名校毕业的法学硕士,在深圳律师圈里也算小有名气,但要说她这名气是怎么来的,更多是靠钻法律的空子,可不是真靠帮人维护正义。 这么一看,她跟咱们这儿的制度闹别扭,根本不是后来嘴上说的“被政治迫害”,而是她自己职业操守出了问题。 不光事业上走歪了,她生活里也是一团糟。婚姻散了,跟家里人、朋友也都疏远了,现实里能依靠的人早就没了。 一般人要是在现实里没人待见、没个依靠,就越想在网上找存在感,想让人认可自己,还想给自个儿的不顺找个理由。 2020年那阵儿疫情来了,正好成了个导火索,她就顺水推舟,把自己生活里的那些不如意,全赖到了“大环境”头上,硬生生把“我自己过得不好”说成了“都是周围环境的错”。 找到这个“理由”之后,周君红就开始把自己学法律的背景当成打造人设的工具。她那个“前律师”的身份,成了最能骗人的招牌。 国内发生点啥社会事儿、出个啥政策,到她这儿都能被随便剪剪改改、夸大其词,再拼拼凑凑,最后做成专门迎合海外某些人喜好的负面内容。 等她自己做内容没那么多流量了,就干脆搞起了“批量造假”。拿着境外一些组织给的钱,她在泰国找了个旧厂房当“片场”,雇来些口音都不对的东南亚人,让他们假扮成“受害者”拍视频。听说一条定制的视频,她能要到1.5万美元。 这么一来,她那所谓的“事业”,就从单纯的个人抱怨,彻底变成了一条专门造虚假信息的产业链。 可谎言这东西,一戳就破,她总不能同时装成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今年3月,官方的制裁就像一道强光,把她这种分裂的日子照得明明白白。 她的律师执照被吊销了,这下可好,最能骗人的招牌直接没了;国内的账户也被冻结了,之前她一边住着深圳的房子,用着微信支付宝过日子,一边还在网上哭穷说自己“啥都没有”,这事儿一下子就成了别人的笑柄。 现实里的麻烦更是躲不掉。她家里人的生活也被她连累了,前夫干脆把她的户口从家里迁了出去,用最绝的方式跟她划清界限。 更有意思的是,等她造假的事儿被曝光,影响到那些给她钱的境外组织的名声时,之前大方给钱的资助方立马就撤资了。 这事儿也看得明白,她在那些人眼里,不过就是个有用就留、没用就扔的工具罢了。 之前她喊的那句“越制裁我,越反华”,现在听着哪儿像是啥“反抗”,倒更像是个演员的舞台被拆了之后,没辙了才喊的几句狠话。 说到底,周君红落到这步田地,就是因为她总想逃避现实,最后还是被现实抓了个正着。她想靠编一个“伟大”的虚拟身份,把现实里的一堆烂摊子盖过去,还真以为能一直活在自己编的梦里。 可到头来,当虚拟和现实撞在一起,她那个“斗士”的假面具一下子就碎了,最后就剩下个想回家却连机票钱都要跟人要的可怜虫。 其实做人做事,最该守住的就是底线和良心,想靠编造谎言、诋毁自己的国家来谋利,早晚得栽跟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