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重大疾病,创新药能为患者带来生机,但费用可能成为压垮一个家庭的负担。
“用不上”与“用不起”的现实难题,如何破解,让每一位患者,能用上创新药。
新民晚报记者在第八届进博上发现,关乎百姓健康福祉的议题,正通过“医药险”生态的加速融合,寻找创新答案。
近年来,中国创新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根据国家药监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共批准创新药43款,同比增长59%。随着创新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商业健康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重要支付方,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5年7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推动创新药及时纳入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本届进博会上,在医疗器械与医药保健展区,罗氏制药、辉瑞中国等国际知名药企纷纷发起医、药、险的生态联盟,这无疑给出一个积极信号——行业正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协作”。
“单靠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无法完全解决患者面临的支付困境!医药险的融合,可以说是未来商业健康险实现飞跃式发展的战略引擎。”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关注到,第八届进博会上,医药多元支付平台镁信健康发布了AI+数据智能中枢平台mind42.ai系列产品。其中,面向医药行业的mind42.med医药多元支付智能决策平台亮相。据了解,该平台以“保险—医药—渠道”全链路数据为基础,旨在为药企提供多元支付环境下的智能决策支持,帮助找到创新药商业化落地的最优解,推动中国创新药市场迈入“支付结构更均衡、发展动能更强劲”的新周期。
而在企业展台,“一码直付—医药支付第一站”成为人气焦点。参观者可体验“先就医、后付费、免材料”的商保直付流程;感受“创新药多元支付专区”带来的便捷购药和支付服务。
“医疗健康的普惠化,从来不是‘独角戏’,而是产业链各方协同的‘大合唱’。”镁信健康高级副总裁、首席创新官冯昊表示,“作为医药支付与服务生态的深度共建者,我们深知信息透明、资源可及、费用可负担对患者的重要意义。”
在罗氏制药举办的医药险生态联盟仪式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助理、国际医疗部主任陈丹分析,实现“医药险”协同需从细节着手,例如确保患者身份识别的唯一性,以实现医疗数据的连续性和病历清晰管理。
“医院要给予商保患者同等待遇,药企要勇敢拥抱商保,保险公司要打破数据壁垒。只有这样,才能让商保真正成为患者的保障,让创新药真正触达需要的人。”罗氏制药中国肿瘤领域总经理钱巍指出。
“我们很高兴通过进博会这一平台,携手更多行业伙伴深化生态合作,让每位患者都能更有信心地面对疾病,拥抱健康生活。”冯昊说。
如何打造好患者、医院、支付方、医药企业四方共赢的“医药险”良性生态闭环,或许,进博会上医疗器械与医药保健展区的一次次牵手,能在不久的将来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