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

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2025年10月底,俄乌冲突即将迈入第四个年头,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X平台抛出的核弹攻击言论,之所以能让全球舆论瞬间沸腾,本质上是这场持续多年的冲突走到特定阶段的必然发声。   要想摸透这番话到底有多大分量,得先把它摆回当时的具体局势里看。那时候战场早就进入了胶着状态,两边在好几条战线上来回拉扯,谁都没法一下子把对方压下去取得决定性胜利。   更关键的是,西方给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开始往更高级别走,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时正大张旗鼓地说,可能要给乌克兰送“战斧”巡航导弹。这种导弹最远能打1600公里,要是真给了乌克兰,他们就能直接打俄罗斯腹地的目标,甚至连莫斯科这种核心地区都能覆盖到。   梅德韦杰夫就是冲着这个潜在威胁开口的,他直接点出,“战斧”导弹既能装核弹头也能装常规弹头,飞在天上的时候根本没法判断里面装的是哪种。   所以俄罗斯说了,要是看到这种导弹发射,就会当成是美国发起核打击,到时候肯定会用核武器反击。   这话等于是划下了一道明明白白的红线,直白地告诉华盛顿:要是再升级对乌援助,碰了俄罗斯的核心安全利益,后果有多严重自己想清楚。   不少人觉得梅德韦杰夫经常说些激进的话,总把他当成“专门放狠话的角色”,但这次的话真不能简单当成口头吓唬人。   虽然是梅德韦杰夫说出来的,但话里的立场跟克里姆林宫的核心战略完全对得上,是西方一直加码援助的情况下,俄罗斯必须做的战略表态。   核威胁的厉害之处本来就在于没人敢赌它会不会成真,俄罗斯正好抓住了美国这些西方国家不敢卷入核战争的心理,用明确的红线警告,撬动了博弈的天平。   俄罗斯这种核威慑的态度也不是凭空来的,有实打实的政策文件撑着。   2020年6月2日,普京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国家核遏制政策原则》,这份文件里清清楚楚列出了俄罗斯动用核武器的四种情况,其中就包括“受到非核打击,但威胁到俄罗斯生存或者核反击能力”,还有“确定收到情报,本国或者盟国领土会遭到弹道导弹攻击”。   梅德韦杰夫说的这些话,就是照着这份文件来的,把抽象的政策条文变成了针对当下局势的明确警告。   美国对这个警告的反应,也能看出威慑确实起了作用。梅德韦杰夫话音刚落不到24小时,之前态度强硬的特朗普话风就变了,公开说给乌克兰“战斧”导弹的事得再掂量掂量,甚至提出来可能要先跟普京聊聊这事。   这种转变不是碰巧,特朗普政府最想做的本来就是“促成停火”,不是要为了乌克兰跟俄罗斯直接翻脸,更不可能冒着打核战争的风险去赌。   俄罗斯敢这么强硬表态,是因为把战场形势和西方援助的心思摸得很透。   那时候乌克兰最大的问题就是防空能力跟不上,根本拦不住俄罗斯的导弹、无人机和滑翔炸弹,所以急着要“战斧”这种远程武器,一方面是想增强战场上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是想证明美国跟自己的盟友关系够铁。   而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也从之前的从中调解变成了强硬施压,想靠着升级援助逼俄罗斯让步。   克里姆林宫对这情况看得很清楚,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之前已经反复提过,“战斧”这种复杂导弹得有美国专家帮忙操作,给乌克兰送这种武器肯定会出事,还说俄乌冲突已经到了“关键节点”。   普京在一次智库活动里也说过,“战斧”虽然威力大,但没法改变战场的力量对比,还透露俄罗斯搞出了一款新武器,测试效果很好,过段时间就展示给大家看,这也是对着西方的武器威慑给出的回应。   除了美国的援助,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也是俄罗斯要考虑的重点。德国、英国这些国家一直给乌克兰送军火、递钱,是乌克兰能接着打的重要靠山。   梅德韦杰夫的话里没直接点这些国家的名,但威慑的范围明摆着包括了所有给乌克兰送关键武器的西方国家。这逻辑很简单:要是这些国家送的武器威胁到了俄罗斯本土安全,就可能被算进反击的目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