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就在刚刚 美国参议院放出消息 11月10日,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约翰·图恩当地时

就在刚刚 美国参议院放出消息 11月10日,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约翰·图恩当地时间9日放出消息,说结束政府“停摆”的潜在协议“正在逐步达成”,但又没把话说死,说议员得时间读提案,还得等几小时才会有实际行动。要知道这政府都停摆39天了,创了历史最长纪录,8日两党刚开了首次周末会议,还在医保政策上唇枪舌剑,民主党那边也压根没打算轻易让步。这所谓的“潜在协议”听着像好消息,实则藏着不少猫腻,压根没到能松口气的时候。 所谓“逐步达成”,更像是两党在舆论压力下抛出的缓兵之计。39天的停摆早已让联邦政府的服务陷入瘫痪,数十万联邦雇员无薪工作或被迫休假,机场安检、食品监管、国家公园运营等关键领域频频告急,普通民众的生活被搅得鸡犬不宁。 此时放出“协议将成”的风声,与其说是谈判取得突破,不如说是为了安抚民心、缓解外界对美国政治失能的批评。毕竟,若任由停摆持续下去,不仅会拖累本就复苏乏力的美国经济,更会让两党在选民心中的支持率雪上加霜。 医保政策的分歧,始终是横亘在两党之间的最大鸿沟。民主党一直致力于扩大医保覆盖范围、降低药品价格,将其视为赢得民生支持的核心议题;而共和党则坚持削减医保开支,认为过度的政府干预会加重财政负担、损害市场效率。8日的周末会议上,双方在这一问题上互不相让,言辞交锋激烈,足见分歧之深。 所谓的“潜在协议”,究竟是民主党放弃了核心诉求,还是共和党做出了重大妥协?目前来看,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图恩口中“议员需要时间读提案”的说法,更像是在为后续的谈判拖延时间,或是为可能出现的再次谈崩预留退路。 更值得警惕的是,即便两党最终达成协议,也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美国两党制下,政治博弈早已超越了政策本身,沦为争夺选票和权力的工具。此次停摆的根源,在于两党在重大议题上的极化对立——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博弈而博弈,全然不顾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即便协议暂时结束了停摆,只要这种对立的政治生态没有改变,未来类似的政府停摆仍可能再次上演。这不仅是美国政治的悲哀,更是对美国民众权益的漠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