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历经大罢免0比32遭完封,又被美国智库评为“鲁莽的领导人”,陷入内外交迫境地。他如果2028年寻求连任,有岛内网民发起“赖清德VS路边随便谁”投票,结果仅获15%的支持度,引发热议。 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一些智库也没给他好脸色,直接送了他一顶“鲁莽的领导人”的帽子。这对一直想紧紧抱住美国大腿的赖清德来说,无异于背后挨了一记闷棍。 他那种“跪美卖台”的做派,比如急着答应美国要求把防务预算大幅提高到GDP的3%以上,计划买大量美国武器,结果非但没换来主子欢心,美国反而对台湾加征了20%的高额关税,这可把岛内产业害苦了。老百姓觉得他这分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满的火气自然越烧越旺。 民调数字更是没眼看,直接跌成了“崩盘”状。多家机构的数据显示,他的满意度像坐滑梯一样掉到了三成出头,不满意度却飙到了五六成。更扎心的是,他的满意度已经跌破了2024年当选时那40%的得票率,这意味着连当初投他的人里,都有不少反悔了。 岛内专家估算,他这几个月里就流失了超过两百万支持者。尤其让他后背发凉的是,明确反对他在2028年连任的民意比例,从去年十一月的37%猛增到了近55%。看来,“反赖”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趋势。 “大罢免”的惨败,就像一面照妖镜,把赖清德和民进党的战略失算照得一清二楚。他们原本想利用罢免手段清除在野党民代,扭转在立法机构“朝小野大”的被动局面,好为自己推行政策扫清障碍。 没想到,这种劳民伤财、纯粹搞政治恶斗的把戏,彻底激怒了渴望安定和民生的台湾民众。两轮罢免下来,社会成本花了超过十二亿元新台币,这些可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在物价上涨、年轻人失业率高的经济压力下,民进党还这么瞎折腾,大家当然用选票教训了他们。 赖清德在处理日常政务时表现出的那种冷漠和固执,也让他不断失分。比如,当台风暴雨袭击台湾中南部造成严重灾情时,老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却把主要精力还放在政治斗争上,救灾反应迟缓。 他甚至说出灾区“不能什么事情都靠‘台军’”“社区要利用天然灾害训练”这种冷冰冰的话,深深刺痛了受灾民众的心。这种时候,大家看到的不是一个有担当的领导者,反而觉得他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了。 他在试图安抚舆论、展现“团结”姿态而进行的所谓“团结十讲”中,又接连闯祸。他抛出要“打掉杂质”这种充满排斥意味的说法,还把历史事实都搞错了。 这些言论非但没能凝聚人心,反而被批评是在制造社会对立,甚至被岛内评论者讥讽为“典型的‘老绿男’作派”,进一步推远了中间选民和年轻人。 对他打击更大的,可能是司法手段打压政敌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他当局对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的一系列司法调查和长期关押,本想瓦解在野力量,结果却适得其反。 这种做法不仅引发了“政治办案”的广泛质疑,反而刺激了原本互有芥蒂的国民党和民众党走向合作,形成了“蓝白合”的态势。在反制“大罢免”的过程中,这种在野合作已经显示出强大的动员能力,让赖清德偷鸡不成蚀把米。 民进党内部现在也是暗流涌动。两轮“大罢免”的彻底失败,让党内不少人开始质疑赖清德的领导能力。已经有党内人士公开要求他辞去党主席职务。 虽然依他的固执个性不太可能主动放手,但如果明年“九合一”地方选举民进党再遭重挫,他的党主席位子恐怕就很难坐稳了,2028年的连任之路自然会更加黯淡。 国民党这边也没闲着,在新任主席郑丽文的带领下,正积极整合力量,并着眼于2028年布局。党内被点名的潜在候选人,如卢秀燕、韩国瑜和蒋万安,都各有优势和群众基础。如果“蓝白合”的策略能有效推进,成功整合在野势力,将对赖清德构成极其严峻的挑战。 综合来看,赖清德目前确实陷入了内外交困的泥潭。他的一系列激进政治操弄不得人心,经济民生问题应对不力,再加上在两岸关系上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不断挑衅对抗,使得他的执政基础严重动摇。 岛内民众用选票和民调表达了他们对安定、民生以及两岸和平的强烈渴望。如果赖清德继续一意孤行,不知悔改,那么他在2028年的连任前景,恐怕真的会像那个网络恶搞投票所预示的那样,变得岌岌可危,最终被民意所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