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山东烟台,男子抑郁症复发,因生活不如意萌生死意,可他对自己下不去手,于是决定通过

山东烟台,男子抑郁症复发,因生活不如意萌生死意,可他对自己下不去手,于是决定通过杀人获死刑。男子在地图上找了个偏远山村,翻入农户家里持刀行凶,可因对方有两个人,男子未能得逞。一审判男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检方抗诉,认为男子犯故意杀人罪,且量刑过轻。 山东烟台出了件让人既震惊又觉得荒唐的事,一个叫王某的男人,因为抑郁症复发,再加上生活不顺、感情受挫,日子过得一团糟,慢慢就萌生出了死意。 可真要自己对自己下手,他又没那个勇气,思来想去居然冒出个极端又可怕的念头,既然自己不敢死,那就让法律来判自己死刑,而能拿到 “死刑门票” 的办法,就是去杀一个无辜的人。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野草一样疯长,把王某仅存的理智都吞噬了,他不再琢磨怎么好好生活,反而天天在网上搜来搜去,一开始还看各种自杀方法,后来搜索记录全变成了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甚至连死刑是怎么执行的细节都查得一清二楚。 他把法律当成了帮自己了结生命的工具,一门心思就想着怎么完成这场 “借法杀人” 的计划,到了 3 月初,王某的计划已经在脑子里过了无数遍,他打开手机地图,专门挑那种偏僻、人少的地方,最后锁定了一个偏远的村庄,在他看来那里安静不容易被人发现,正适合他实施这场扭曲的 “表演”。 3 月 8 号晚上 7 点多,天已经黑透了,王某按照导航开车到了村里,他先躲在一间空屋子里观察了一会儿,见没什么动静,就翻墙跳进了村民丁某和刘某家的院子里。 他身上没带凶器,直接摸进了人家的厨房,顺手拿起一把单刃刀,还把另一把菜刀放在锅台上当备用,推开门王某二话不说,举着单刃刀就朝丁某捅了过去,他本来想一击致命,可丁某反应快,本能地躲了过去。 屋里的动静惊动了刘某,她冲出来一看,见有人持刀行凶,非但没被吓住,反而直接扑上去和王某抢刀,混乱中,只听 “咔” 的一声,单刃刀的刀柄居然断了,第一把凶器就这么废了。 王某赶紧转身去拿锅台上的菜刀,可就是这短短几秒钟的空隙,成了丁某和刘某反击的机会,刘某抄起墙角的一把扫帚,一边小心翼翼地和拿着菜刀的王某周旋,一边让丁某赶紧跑出去叫人,王某本来盘算的是单方面行凶,没想到硬生生被拖成了对峙。 丁某的呼救声很快划破了村庄的宁静,邻居们听到动静,赶紧拿着家伙赶了过来,其中一个邻居还扛着一根铁棍,赶到现场后邻居看准时机,一棍子就打掉了王某手里的菜刀。 可即便没了武器王某也没放弃,赤手空拳地还想往前冲,最后被赶来的众人合力按倒在地,这场荒唐又危险的行凶,就这么草草收场了。 案子到了法院一审的判决结果出来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法院考虑到王某患有抑郁症,属于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而且事后他积极赔偿了受害者,也获得了对方的谅解,还认定他有自首情节,最后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他有期徒刑两年。 可检察机关看完判决后直接提起了抗诉,他们觉得一审的判决根本没抓住问题的本质,王某的动机根本不是伤人而是杀人,他就是想通过剥夺别人的生命,来换自己被判处死刑,这分明是故意杀人罪,不是故意伤害罪,而且说他有自首情节也站不住脚,量刑也明显太轻了,根本没体现出法律的威严。 后来二审法院审理了这个案子,支持了检察机关的抗诉,法官查看了王某的手机搜索记录,里面全是关于故意杀人罪量刑、死刑执行的内容,他想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想法昭然若揭。 之所以没能得逞,完全是因为丁某和刘某反抗、邻居及时帮忙这些他没预料到的因素,这属于典型的犯罪未遂不是故意伤害。 至于自首二审法院也给出了明确的说法,王某是被当场制服的,根本没有主动投案的机会,而且他的目的是求死,和自首要求的悔罪态度完全相反,怎么能算自首呢?最后二审法院撤销了一审的判决,改判王某犯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 这个结果出来后,很多人都觉得这才合理,不管王某的处境有多难,抑郁症有多严重,都不能成为他剥夺别人生命的理由,他把法律当成满足自己极端想法的工具,把无辜者的生命当儿戏,这种行为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 法律看的从来都是行为的本质和内心的恶意,哪怕动机再扭曲,只要践踏了他人的生命权,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也是对受害者的交代,更是对所有人的警示。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抑郁症男子将两陌生人刺伤竟“为获刑”,一审被判两年后检察院抗诉,二审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