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金额高达50多亿,真是让人肉疼!没想到刚交完没多久,联合国10月初又开口要钱,否则只能裁员,结果到10月底,我们又全额汇出6亿85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多亿。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向联合国缴纳的50多亿人民币会费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许多人看着这个数字,惊讶之余不免觉得这笔钱花得“心疼”,但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支出,而是中国作为全球重要成员国所承担的责任与战略投资。 表面上这笔钱的确很大,能够修建不少学校、道路,甚至为国内民生工程提供不小的支持,然而这笔钱的背后,却是大国责任和长远战略的体现。 联合国的会费并不是随便要多少就交多少,按照《联合国宪章》,会费的分摊是根据各国的“支付能力”来计算的。 具体来说就是要看各国的国民总收入,再减去外债并且要参考全球人均收入水平来做调整,最不发达国家的负担可以轻到几乎没有,而像美国这样的经济强国,则承担着22%的份额,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贡献者。 我们中国的缴费比例也是随着经济的崛起逐步增加的,2023年是15.254%,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直接跳升到20.004%。 虽然这看起来像是一个相当“肉疼”的涨幅,折算下来每年要多交50亿人民币,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咱们的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壮大呢?国际上按照这个比例算账,咱们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 联合国之所以催得这么急,除了大部分国家拖欠会费外,还因为联合国的财政状况非常困难,秘书长古特雷斯甚至公开表示“要破产了”,为了维持基本运转,他们不得不裁员。 2026年的预算被提议削减15.1%,从37亿美元砍到32.38亿美元,人员编制也要减少近20%。即使这样,联合国的财务窟窿仍然无法填补,预计到2025年底,仍会有4.5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这些问题的根源,正是因为很多大国,尤其是美国,没有按时缴纳会费。 美国不仅拖欠了30多亿美元的会费,还计划停止支付维和经费,甚至在背后倒打一耙,指责联合国“机构臃肿”,而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的美国,这种做法无疑让联合国的资金链几乎陷入危机。 相比之下中国从来没有拖欠过会费,在2021年中国就按时足额交纳了当年的会费和国际刑庭的摊款,今年尽管金额大幅增加,我们依然准时履行了义务。 联合国副发言人哈克特意用中文向中国表示感谢,但其中却透着无奈——最大的份额一直拖欠不交,最终只能依赖像中国这样的“守规矩”国家来维持联合国的基本运转。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美国能够拖欠,而中国却按时缴纳?这背后,其实不仅仅是一个“谁更守规矩”的问,联合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肩负着包括全球和平与安全、政治事务、维和、难民救助等多项任务。 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联合国就无法正常运作,尤其是在维和行动、应急援助、全球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资金短缺会直接影响到许多弱势国家和地区的民生,中国按时足额交纳会费,实际上是在为全球的公共服务和国际秩序提供支持。 更重要的是这笔会费的支付,不仅仅是履行责任,它本质上也是一项战略投资。中国按时交纳的会费,代表着我们在全球事务中负责任的态度,每一分钱都不被浪费,联合国如何使用这些资金,都是透明和可追溯的,与美国那种拖欠会费、甚至“退群”的做法相比,中国的行动更具影响力。 中国的及时支付,不仅确保了联合国正常运转,还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让全球看到谁是真正支持多边主义,谁在为全球合作负责任。 这笔会费看似是支出,但其实它背后隐藏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它帮助中国在国际体系中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为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合作中积累了更多的影响力。 在联合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多边平台上,中国的表现无疑为全球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尤其是对于东盟国家来说,南海局势已经让他们看清了中国的态度,联合国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和行动同样值得信任。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中国的这笔支出代表着在国际规则中的参与与重塑,通过主动履行国际义务,中国不仅在为自己赢得发言权,还在为全球合作、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尽管这笔钱不小,但它绝对不是“冤大头”的支出,而是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最佳投资。 总而言之这50多亿人民币的会费,并非单纯的支出,它代表着中国在全球秩序中的责任担当,它不仅关乎中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也关系到全球和平与安全的维护。 在未来几十年,全球格局的变化将反映出中国影响力的持续增长,而这一切,正是在这种“看似平常”的支出中逐步积累和体现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