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不就是变相在说“中国不够意思”吗? 先说说抛出这话的几位专家,有个叫索科洛夫的,在俄罗斯国际政治和地缘战略圈挺有名气,学术和政策圈都能说上话,他的观点能代表一部分俄国内人士的想法,但跟官方态度不是一回事。 还有个跟中国打交道十几年的伊万诺夫,另外《军事观察》网站上有篇文章的作者叶夫根尼・费多罗夫,也持类似看法,甚至觉得中国不提供武器就是“不负责任”。 他们会这么说,根源还是俄罗斯当下的处境太棘手,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西方一轮接一轮的制裁压得俄罗斯喘不过气,军事、经济都扛着巨大负担。 这时候他们太需要外力支持了,而中国作为有分量的大国,自然成了重点关注对象。 在这些专家看来,中俄关系好,中国就该站出来帮一把,中立就像在旁边看热闹,让他们觉得孤单,那句“重新考虑方向”,说白了就是想逼中国表态。 可中国的中立立场,真不是“不够意思”,咱们外交向来有原则,独立自主不掺和别人的争端,这是底线。 俄乌那摊子事太复杂,北约东扩的老账、地盘争夺的新仇,哪是选个队就能解决的? 保持中立才能当和事佬,跟两边都能沟通,才有机会推动和谈。 而且中俄是战略伙伴,不是绑在一起的盟友,合作都是平等互惠的,这两年西方不买俄罗斯能源,中国成了大买家,不仅帮俄罗斯绕开制裁,咱们自己也拿到了实惠的能源,结算还用人民币,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支持。 但军事援助不一样,一旦踩了这条线,中国不仅会被卷进冲突,还得承受西方更大的制裁压力,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那些专家抱怨归抱怨,心里其实也清楚,俄罗斯真没多少“重新考虑方向”的余地。 找印度、非洲?那点援助根本不够看,中俄这层合作关系,早就不是简单的“感情深浅”能概括的,是实打实的共赢。 所以说这些专家的话里有焦虑,有期待,但没站在中国的立场想问题,中国的中立不是冷漠,是想给和平留条路,也是对自己国家利益负责。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