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太牛了!上任 8 天,干了马英九 8 年不敢碰的事! 2025 年 11 月 8 日,她直接去参加了台湾马场町的秋季活动。要知道,马英九年年都参加 “228” 相关活动,可对 “马场町” 这事,从来只字不敢提,更别说亲自去参加活动。 2025 年 11 月 8 日上午,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的秋风里,出现了一个让台湾政坛震动的身影 —— 刚上任 8 天的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郑丽文,身着深色外套,手持白色菊花,缓步走到纪念碑前献花。 这个动作,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8 年间想都不敢想,连公开提及 “马场町” 都刻意回避,而郑丽文上任伊始就直接到场参加秋季纪念活动,消息一出,整个台湾舆论场瞬间沸腾。 要搞懂这件事的分量,得先明白马场町在台湾历史中的特殊意义。这里曾是上世纪 40 年代末至 50 年代初,台湾地区执行政治案件判决的重要地点,不少追求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人士在此牺牲,是两岸同胞共同铭记的历史印记。 但长期以来,受 “台独” 势力篡改历史的影响,马场町的历史价值被刻意淡化,甚至被贴上 “敏感标签”,台湾地区的政治人物大多对其避之不及,生怕触碰所谓的 “政治雷区”。 马英九执政时期,这种回避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任内每年都会高调参加 “228” 相关活动,却从未在公开场合提及马场町,更别说亲自到访。 当时有媒体追问原因,其团队仅以 “尊重历史但不激化矛盾” 为由含糊回应,背后实则是担心触动 “台独” 势力神经,影响两岸关系和岛内政治平衡。8 年间,马场町的纪念活动多由民间团体自发组织,规模小、影响力有限,始终没能进入主流政治视野。 而郑丽文的做法,彻底打破了这种 “潜规则”。她不仅亲自到场,还在活动中发表简短讲话,明确提到 “要正视历史、铭记先辈,不能让牺牲者的故事被遗忘”。现场有老辈民众激动地握住她的手,哽咽着说 “等这一天等了太多年”。 更关键的是,郑丽文此次行动并非个人行为,她提前与中国国民党内多位资深人士沟通,得到了不少党内大佬的默许,甚至有前 “立委” 公开表示 “这是纠正历史偏差的第一步”。 这次亮相背后,是郑丽文一贯的政治风格。她早年曾担任媒体人,以敢言、犀利著称,进入政坛后多次在两岸议题上表明支持统一的立场,反对 “台独” 分裂行径。 此次上任后选择以马场町活动作为 “首秀”,被外界解读为她想借历史议题打破岛内政治僵局,同时向外界传递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的明确态度。有政治分析师指出,郑丽文此举既巩固了党内支持统一的力量,也在年轻群体中引发了对历史议题的关注,算是一步 “险棋”,但效果远超预期。 活动结束后,“台独” 势力反应激烈,民进党籍民意代表在 “立法院” 质询时,指责郑丽文 “破坏两岸关系”,要求其公开道歉。但郑丽文并未退缩,在社交媒体上回应 “铭记历史不是破坏关系,遗忘历史才是”,还附上了马场町纪念碑的照片,得到不少网友点赞。 更值得关注的是,大陆方面虽未直接表态,但多家涉台媒体报道了此次活动,强调 “尊重历史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间接肯定了郑丽文的做法。 从马英九 8 年的 “不敢碰”,到郑丽文 8 天的 “主动破局”,马场町的故事背后,折射出台湾政坛在历史认知问题上的变化。 郑丽文的行动不仅让更多人关注到这段被忽视的历史,也为岛内政治人物树立了正视历史的榜样。后续她是否会推动更多类似举措,国民党内是否会形成共识,都将成为影响两岸关系和岛内政治走向的重要因素。 如今,马场町纪念公园的游客比以往多了不少,不少年轻人专程来此了解历史,纪念碑前的鲜花也时常更新。郑丽文的这波操作,虽然引发了争议,却实实在在地让一段被尘封的历史重新进入公众视野,这种敢于打破 “政治禁忌” 的做法,也让她在短时间内收获了大量支持。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