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交通部长突然宣布 11月6日,美国交通部长达菲当地时间11月5日确认,全美40个主要机场要削减10%的运力,后续还会公布具体机场名单,要是政府“停摆”一直持续,甚至可能关闭部分空域。这事儿看着是临时调控,实则是美国航空业积重难返的必然结果,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门道。 首先得说,这根本不是“突然袭击”,而是长期欠账的集中爆发。美国空管系统早就缺人缺得捉襟见肘,理想编制差着3500人,停摆后1.3万名空管员和5万名安检员还得无薪上班,请假的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连续工作四十多小时,前段时间还差点出了飞机对冲的危险情况,现在削减运力纯属无奈的安全兜底。 再往深了看,这也是政府内斗坑了民生的典型例子。白宫那边互相扯皮,停摆都快一个月了,6万多基层员工没工资拿,只能靠打零工、领航司免费餐食过日子,航班延误率从5%飙到44%,游客滞留、旅游业受拖累,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人和相关行业。 其实这也暴露了美国公共服务体系的短板,空管待遇不如民营公司,年轻人不愿来,培训十个留不下三个,设备升级了也没人会用,老问题拖着不解决,遇到停摆这种导火索,自然就掉链子。 说到底,民生不是政治博弈的筹码,公共服务也容不得长期摆烂,所谓的超级大国,连百姓顺畅出行都保障不了,实在说不过去。金句:再强大的实力,也经不住内耗的折腾;再完善的体系,也扛不住民生的透支。美国航班大停摆 美联航延误 美国机场延误 美国交通状况 美国交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