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11月9日)报道:“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美琴星期日(11月9日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11月9日)报道:“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美琴星期日(11月9日)结束欧洲行时说,台湾国际处境非常困难,但始终没有退缩,台湾并不孤单,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愿意支持。”       萧美琴于11月9日结束了她的欧洲之行,此行中,她在欧洲议会大楼与“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等组织面前的活动,试图传递一种“台湾并不孤单”的讯息,然而深入剖析其言行背后的多重博弈,便能发现这种所谓的“国际支持”并非无偿的友谊,而是一场牵涉政治表演、经济代价和法律风险的复杂交换。   其在欧洲获得的“舞台”,本质上是一场为特定地缘政治议程服务的展演,萧美琴宣称台湾拥有越来越多朋友的支持,并强调台湾国际处境困难但未退缩,然而她选择的合作对象,如IPAC,本身就是一个由反华议员组成的组织,甚至曾公开发表否认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核心内容的公报。   这使得她在11月7日IPAC年会上的发言,以及在欧洲议会大楼的演说,都被外界视为外部势力提供平台,用以干涉中国内政的一环,通过将萧美琴的自我定位与其合作方的背景并置,这种“支持”的表演性质便显露无遗,其背后是强烈的政治动机,而非纯粹的价值观认同。   寻求外部势力的“支持”,远非一句口号那样简单,而是需要台湾民众付出沉重且具体的代价,一个鲜明的例子是,为了促成美国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于2022年访问台湾这一标志性的“支持”姿态,台当局通过公关公司进行了多达16次联络,耗资近315万美元。   萧美琴时任驻美代表处,在这场耗费巨资的游说活动中主导了8次联络,这种金钱上的付出,只是代价的一部分,她曾将在岛内引发巨大争议的、含有瘦肉精的美国猪肉输入台湾,描述为“寻求贸易谈判的必要让步”,将民众的健康置于政治交换的天平之上。   军事上的代价则更为惊人,她提议到2030年,台湾的防务预算应占到GDP的5%,并声称此举是为了“保卫世界稳定”,这种将台湾推向军备竞赛前沿的言论,与将台海局势类比乌克兰的做法,共同构成了将民众利益捆绑上外部势力战车的危险路径,乌克兰的遭遇,也因此被视为对台湾的一个警示。   萧美琴试图构建的“主权叙事”,与既有的国际法框架和中国大陆的国家主权红线形成了激烈冲突,她宣扬“台湾是民主国家”,并与被定性为“反华组织”的IPAC勾结,被大陆方面视为公然挑战底线的行为,欧洲议会为此类活动提供便利,也被认为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一个中国原则”的漠视。   对此中国大陆已构建了明确的法律惩戒框架,最高法、最高检等机构出台的《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已将与境外组织勾结实施分裂国家的行为,明确列为从重处罚的情形,并规定可适用缺席审判程序,这表明其行为已被置于严肃的法律审视之下,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不会因任何外部干涉而改变,分裂国家的图谋终将面临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