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南阳上榜全国中药产业综合实力30强城市,产业规模突破450亿元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春段晨曦

11月6日,在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中医药局专场)上,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崔书克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南阳中医药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仲景、正骨、艾草”已成为南阳中医药的三张名片。

深化改革,中医药试验区建设成果丰硕

“十四五”期间,南阳市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城市,获批多个国家级基地与中心,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持续优化,相关经验在国家级、省级工作会议上先后8次作典型发言。

传承创新,中医药服务体系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南阳市中医医院数达65家,中医类诊所从“十三五”末657家增至1058家(增长61%),中医医院床位数和中医医师数量稳步提升。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运行成效显著,新增2家“三甲”中医院、3家三级中医院。实施“仲景人才工程”,培养本土高端经方人才134名,评选第三届南阳市名中医20名。

优势再造,中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南阳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68万亩,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由“十三五”末的35个增至80个(增长128%)。中医药产业年产值从“十三五”末的260亿元突破至450亿元(增长73.1%),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十大产业集群。艾草产业作为南阳的特色支柱产业,占据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中医药+”新业态蓬勃发展,康养旅游、药膳养生成为消费新时尚。

塑造品牌,仲景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医圣文化园成为文化新地标,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中医药文化夜市等活动广受关注,仲景文化“出海工程”取得新突破,在多个国家设立诊疗中心与培训项目,推动南阳中医药走向世界。

展望“十五五”,崔书克表示,南阳将继续锚定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定位,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高质量发展。“十五五”末,全市中医药产业预计将达千亿规模,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获得感,为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南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