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赖岳谦教授的确遇到麻烦了。因长期为两岸和平统一发声,被民进党打压,目前赖教授不仅

赖岳谦教授的确遇到麻烦了。因长期为两岸和平统一发声,被民进党打压,目前赖教授不仅丢掉了台《中时电子报》社长一职,还被台湾政治大学开除了。这意味着赖岳谦教授失去了个人经济来源,更可恨的是绿媒攻击,甚至用断网来威胁。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曾经在台湾政大讲台上侃侃而谈,也在《中时电子报》高层任要职的赖教授,如今却陷入前所未有的风暴中心。 原因很简单:他长期公开支持两岸和平统一,观点鲜明、态度坚定,结果被民进党当局盯上,接连遭受重击。 先是《中时电子报》的人事变动,赖教授被撤下社长一职,这一变化外界一眼看穿根本不是普通岗位调整。 熟悉岛内传媒环境的都明白,这份报纸近年来在两岸议题上的立场比较积极,时常提出对绿营不利的声音。这样的媒体高管,自然成了“重点关照”对象。赖教授的位置被拿掉,就是一个明确信号。 紧接着更具冲击性的是政大的处理。学校突然发出解聘通知,官方理由是“教学内容不符学校定位”。 但现实情况却是他的讲座和课程一向人气很高,许多学生反馈他讲课深入浅出,内容聚焦两岸经贸、中华文化,课堂讨论气氛活跃。 这样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仅因观点与官方期待不一致就被请走,不免让人怀疑背后真正的动机。 失去媒体平台和大学教职,对赖教授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年纪已不轻,又长期依靠学术和媒体收入,突然被切断经济来源,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而且网络上对他的攻击也在升级。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针对他的言论,有人甚至编造谣言,称他“拿大陆好处”,还有人威胁曝光其家人信息,警告他“要小心”。这类网络暴力不仅伤害了他本人,也令家属承受巨大心理压力。 从失业到被舆论围攻,赖岳谦遭遇的打击一波接一波。有人指出,这其实反映了岛内政治生态的现状:主流话语之外的声音很容易被边缘化甚至被彻底封杀。 对于一个长期在公共领域发声、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的学者来说,这种多重压力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面对这种局面,岛内外支持者也在讨论应对之道。一种声音主张以退为进,建议赖教授暂时离开高压环境,转向更安全的地方继续研究和发声,比如到大陆或借助海外学术平台。 这样既能保障自身安全,也不至于让观点从公众视野消失。这种选择看重长期影响力的保存,强调理性保全自身。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面对打压不能退让,应该正面应对,发动更大范围的舆论和组织反制。 他们呼吁团结有同样遭遇的人士,借助社群网络和新媒体扩大影响,甚至公开反击不公行为。这种做法虽然有风险,但也让统一声音不至于被压制得无影无踪。 赖岳谦的个人遭遇,折射出当前台湾社会对不同立场的容忍度正在下降。只要观点和主流叙事不一致,很容易遭遇“封杀”。 但压制异见未必能消除分歧,反而加剧社会撕裂。对于普通人来说,赖教授的经历不只是一位学者的个人故事,更让人思考:在一个多元社会里,公共讨论空间到底还能有多大?是不是每一种声音都应该有被聆听和讨论的权利? 也许在未来,类似赖岳谦这样坚持表达不同意见的人还会遇到各种挑战。但无论选择暂时退守还是继续坚守阵地,都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 你怎么看赖岳谦的遭遇?